老宁波念念不忘的郑氏十七房,到底藏着什么
老宁波中经常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十七房有三宝。棋杆最多、最高,宁波都能看到;十七房三年不下雨,河水不会涸;十七房马头墙最多,一级要比一级高,台风吹不到。”宅上有街,街中有市,市中有店、有铺、有坊。宅外有环河,家家有埠头,小河外有大河,直通宁波。河边小桥流水、鸭子戏水、杨柳拂岸、倒影横斜。——这约莫是老宁波眼中的郑氏十七房。聊起郑氏十七房,宁波人可是有说不完的话。几禾不禁好奇,十七房有着怎样巨大的魅力,又藏着哪些宁波故事呢?郑氏十七房是由郑氏先祖在南宋时期,从河南荥阳迁徙镇海而建。经保护性修复、开发,现已形成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基地。村落设计呈棋盘形,整体建筑以幢为单元连成庭院,融合了北方“合院”的大气,浸染了南方楼榭的玲珑,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对清代建筑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更是继唐、宋、元、明建筑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民宅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镇海郑氏十七房是宁波商帮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这里走出了晚清最大的全盛民信局创办人郑景丰,“老凤祥”创始人郑熙,老北京“四恒银号”兴办人郑世昌,中国第一家大型冷藏企业的开创者郑方,英雄墨水肇始者郑尊法等一批批商业巨子。当年,由清乾隆爱子成亲王题写的“淇水烟波半含春色”诗句,字迹依旧,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宁波商帮最早的郑氏商帮集团曾经的光荣与梦想……走进宁波镇海澥浦镇“郑氏十七房”,漫步在明清古居环绕的河边,推敲一扇扇充满故事的门窗,徘徊在浙东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之中,让人如梦如戏、如痴如醉。推开郑氏的大宅门,身处幽幽长廊,梦回那曾经繁华的古村落,每一扇门里都在诉说着郑氏家族古老而又神秘的过去。郑氏宗祠始建于乾隆辛巳(年),古时认为“君子营宫室,宗庙为先。”遂以已田助祀,建起了“中殿”“通德堂”,左右“东廊”、“西廊”初具规模。郑氏宗祠由男祠和女祠构成,女祠恰礼堂是首个由女性出资建立,专供女性举行祭祀、活动、商议族中大事的场所。其地位、作用和男祠无异,体现了十七房超前的男女平等意识和尊重女性的文化传统,为国内罕见。郑氏宗祠规模宏大,前后共三幢,穿堂前有影壁照辉,设计精致,砖雕豪华。二十世纪初期,大兴学风,祠宇兴办“通德小学”,均有族人出资,造福乡土。年遭受特大台风,将祠宇前殿及多排厢房吹倒。女祠旁的废墟就是之前的男祠。博物轩是十七房女性文化展览馆,共有三个展览馆。一号展览馆以介绍十七房女祠的创始人——戴恭人为主。自古家族宗祠皆为男人掌持,是为女人禁地。何以在十七房村会有一个专供女性使用的女祠呢?一号展馆从望族女性成长经历的角度出发,为世人揭开十七房女祠的神秘面纱。走进展馆,就能看到馆内的“出生”“教育”“婚嫁”“女德”几个部分的展区,结合十七房望族女性的人声经历进行解说,结合生动的真人表演及互动环节,揭示出女祠的深刻内涵。二号馆则以水上十里红妆为代表,展示了浙东望族女性的婚嫁习俗。十里红妆是旧时嫁女的场面,旧时大户人家女儿的嫁妆十分丰厚,大到良田千亩,小到陶奶桶,几乎包括女儿一辈子所用的东西,传延绵排近十里。十七房建筑被水系环绕,出行多走水路,婚嫁时就出现了水上十里红妆的壮观景象。三号展馆展示传统女性的道德礼仪,十七房女性温良恭俭,曾获咸丰皇帝下旨建牌楼表彰。三近堂里面挂着古旧的匾额,两侧悬着对联,直书十七房女性的文化气息。东堂西堂高悬着元经和登科的匾额,为郑氏后人做着劝诫和鼓励的寓意。九月的风轻轻吹拂,镂空的木窗轻轻摇晃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历史仿佛就从窗后慢慢传送过来。穿过马头墙的小门,就来到了熙园。熙园中的凤仪楼是郑氏十七房的标志性建筑,很多节庆日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凤仪楼的表演也常常烙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镇海人大多都会记得在凤仪楼前看表演的热闹场景。熙园内挂上了红色的帷幔,搭起了红色的台子,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在这里,会迎来规模盛大的郑氏十七房国庆活动。红色的轿子、红色的木船、高挂的大红灯笼……古典风格的十里红妆都在这里重现。正在彩排的工作人员也都兴致盎然一遍又一遍地确认。郑氏十七房的大门正在施工中,设计图上的停车场、宴会厅、文化礼堂又会以怎样的风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烟波亭位于佛迹湖畔,和湖上的淇水桥相对。相传乾隆之子成亲王曾留宿十七房,有感于这里烟波弥漫的江南水乡景致,吟出“淇水、烟波”命名了“淇水桥”、“烟波亭”。沿着湖边的石板路,走过淇水桥,就到了明清街。在明清街,曾拍摄过央视电视剧《郑氏十七房》,重现了那段甬商传奇。除了重建的老凤祥银楼,四恒银号等老字号,还有餐厅、茶吧、甜品店等休闲娱乐的新店铺,建筑风格秉承民居的特色,古色古香,又别具特色。重建的明清街则为十七房添了几分新生代的文艺感。江湖餐厅前的堆放的酒坛,云图咖啡简美复古,流淌怀旧音乐,墙面江湖人物潇洒风趣,让我恍如置身于一处隐居江湖。各种宁波特色和宁波老牌子都能在这里找到。比如飘扬着的四名大药房的旗子啦,烟草公司的海报啦,澥浦农民画啦……明清街巷里头的各种民俗和小酒馆,都隐隐绰绰地透出些复古气息。各有各的特色和年代感,虚掩的窗扉背后又讲述着怎样的宁波故事?老凤祥银楼的传奇,也一直在续写着。老宁波钟爱的老凤祥,就是从这样的二层小楼里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兴房是曾经郑氏族人郑勋及其胞弟“老凤祥银楼”创始人郑熙故居。走进兴房,出乎意料,像是大家族里的厅堂,虽不大,却古典儒雅,内敛大气。堂前整齐摆放着一排的老自行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有7大客房院子,倚水合院的源茂房,寻香雨巷的鼎丰房,白墙乌檐的丰溢房,珠玉婉转的立房,旌旗入云的恒祥房,以及义重情真的金松房。因着背后的历史,各有各的特色与传说。不大的四方院落,青石板铺地。在午后的阳光下,捧一卷书,闲坐庭前,想想也是美好的惬意。院落墙角放置着水缸,最开始以为就是古时接雨水储水用的。待后来翻阅《传说十七房》时,才得知有“十里红妆,带水嫁女”的典故,宁波大户人家嫁女,连喝的水也要当嫁妆带过去。从兴房的南门出来,就能看见一整面爬满爬山虎的马头墙。木船中栽满了各个种类的花草,架子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酒坛,扑面而来的宁波民俗气息。顺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去,看到长在竹筒中的花束一点点冒出来,文艺又别出心裁。酒坛堆起的墙面,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映衬着红色的灯笼,就变成了一幅风俗画。走在典当弄的小路上,听老一辈说当年开典当行的故事。由于世代为官的十七房郑氏与当地乡民生活水平较为悬殊,他们为改善关系,与当地人和睦相处,逢年过节,除给乡民们发放一些救济粮进行补助外,还办起一家很大的当铺给村民在经济上有调剂的机会。沿河往前走,就来到了丝雨巷。很多人慕名而来的雨巷馄饨,就藏在这里。雨巷馄饨是只在晚上营业的,白天的时候就有个阿嬷在这里卖起了宁波糕点。灰汁团啊、水塔糕啊……都是老宁波熟悉的味道。顺着丝雨巷往深处走,总能发现很多小惊喜。偶遇的小酒馆,飘出菜香味儿的宁波老饭馆,还有挂着造型别致灯笼的文艺客栈。随着鼎丰房一支的发展和财产的不断狂涨,由于不敷居处,约清乾隆年间建造源茂房。“源茂”意即财源茂盛之意。旧时宁波婚嫁的场景被形象地展现在墙面上。舞着狮子、吹着唢呐、敲打锣鼓的婚庆队伍,喜庆地走在迎亲路上。站在桥上看斜阳下的源茂房,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桥边的郑氏饼铺也吸引了不少前来的游客,好奇地看着招牌上的名称。跟店家聊着关于饼的传统做法,再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赞不绝口。走在十七房古老的江南水乡特有的石板街上,随处可见马头墙、石雕、牌坊、石质棋杆格等古建筑样式。这些建筑见证着宁波百年来的发展,陪伴着宁波人百年来的奋斗。老宁波们至今对于这里的历史遗迹念念不忘,对这里的每段故事都耳熟能详。在这个远离闹市的小镇上,有着这样一座江南大院。偷得浮生半日闲,一享江南情与美。
上一篇文章: 慈溪又多了一所大学,名字叫做宁波财经学院 下一篇文章: 重磅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正式
-END-
宁波头条(nbtt)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商务合作丨加
法律顾问:金雕云法务
现实版本「海底小纵队」海底列车首班车马上就要启程
浙江24小时!强势霸屏《人民日报》!
份豪礼免费送!还有金条、大礼包等你来领取
速看!宁波9月房价表火热出炉
您有一份开业7重豪礼未签收
别拦我,今天我要吹爆宁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宁波最有格调自媒体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呢白癜风土方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jj/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