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西三桥

     对于桥,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除了“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来该(正在)纺棉花,舅舅来该摘枇杷……”这首宁波地区世代传诵的儿歌印象深刻外,更主要的是几十年来,于生活中实实在在感受到桥的丰富、生动与沧桑……因此,当我在地图上发现鄞州区西南靠近奉化的地方有三座古桥、且只有几十公里的距

宁波风光

离时,就毫不犹豫地进行了一次骑车游。

     从奉化城区到鄞州区的鄞江镇,如果走马路,要从张家垫绕过去,有近50

 

里。但若走直径抄乡间小路———经江口镇的汤果岙、鄞州区的裴岙,再翻过裴岙西北角的小山庙西云禅寺,下面便连接甬金高速公路立交桥。之后只要沿西北方向,再经过一个小村,就直通鄞江镇了。整个行程大概费一个半小时,这其中已包括我停车看风景拍照、访小庙查历史及推车问路等时间,算起来也就三十几里地,比想象中更近。当然,这与我几十年前曾来过一次有关。

     鄞江,在连绵起伏的四明山脉间蜿蜒。1600多年前,鄞江桥的前身大德公桥伴随着奔涌的鄞江水顺势而起。东晋建句章县城伊始,鄞江桥又陪伴着作为县治、州治的鄞江,走过了509年的时光。印象中上次来鄞江,主要目的是看它山堰。因为它山堰是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而虽经过了鄞江桥,可印象已模糊———长长的廊桥,低矮、破旧,两边是地摊,摆满各种生活用品……其他就记不清了。这次看到的是却一座水泥大桥———老廊桥拆除已有整整35年。

     我站在鄞江之畔,循着静谧安宁的江水遥望鄞江桥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这座千年廊桥饱含深情的怀中。过去,鄞江每年举行的“三月三”、“六月六”和“十月十”庙会,巡游路线总会经过鄞江古桥。古桥被拆后,每逢庙会巡游,人们只能放一张大大的古桥图片在旧址上,来表达对这座千年古桥的怀念。

     这次虽然没有看到老廊桥,却在无意中发现了旁边一座与老廊桥同样古老的桥———光溪桥。原来,鄞江镇有三大地标建筑:鄞江桥、它山堰和光溪桥。光溪桥为石拱桥,有高高的桥阶和圆圆的桥洞,是和官池塘同年造的连贯性建筑、它山堰的配套工程。桥孔两边上端有石匾额,东匾横书“光溪桥”。西匾题“四明首镇”,边款署“大清嘉庆三年、光绪壬寅修,仲夏二月立”等字样。桥孔两侧置有石雕龙首,其下为长条柱联,上联“环溪分月影长涵蕙水文澜”、下联为“虹桥联古道遥通百里舟车”。全桥布局合理,造型古朴,宏伟壮观。奇怪的是光溪桥的一头直通鄞江,东、西、南三面却是石条砌成的埠头。想想应该是停靠运输船的,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热闹与繁忙。 

     在绕鄞江桥与光溪桥转一圈、又走马观花去它山堰看一下后,我就沿着事先在地图上看好的线路,往回向百梁廊桥进发。其实两地很近,百梁廊桥便建在鄞江中游之上,所在的村叫“蕙江”———“蕙江”是鄞江的别称。因古时鄞江两岸野生蕙兰甚多,春夏季节,桥堍水滨蕙兰竞放,煞是迷人,鄞江因此又被称为兰江、蕙江。我骑车约半个小时便到了。

     百梁廊桥是省内现存最长的石墩木梁廊桥,被称为“浙东第一廊桥”。最初,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在小溪江畔的蕙江村,建造了一座用十多只船连接在一起的“浮梁”,这座活动的浮桥成为联结古代鄞县与浙南的重要通道,船桥北堍的圣寿寺则成为往来行旅的歇宿场所,至今圣寿寺内的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刻的尊胜陀罗尼经幢,还保存在宁波市天一阁,一节经幢顶部的石刻佛像保存在村内。桥现长77米,宽8米,桥下木梁为124根,但仍名“百梁”,1998年被评为“甬上十佳名桥”之一,2005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乍见百梁廊桥,不禁为这座保护完好气势磅礴的古桥而激动,廊桥似一条黑色巨龙,横亘在宽达百米的鄞江中游上。 

     本来,这次游鄞西,对能否见到洞桥有些不确定,一来时间有限,二来地图上标注不清:沿什么路走,有多长?心中无数。但在百梁廊桥上向当地人一询问,其实也在附近,说“只要十分钟就行了!”因此一鼓作气前去探望。我沿一条机耕路一直向北,约在15分钟后来到了洞桥村———洞桥坐落在村东。只是感觉洞桥像是缩小的百梁桥,两者形状颇为相似。 

     据考证,光溪洞桥又称老洞桥,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南北横跨南塘河。洞桥为双孔厚墩木梁廊桥,全长26米,宽5.9米,桥上共建有桥屋9楹,拱坡较大,桥上中间是通道,两边设凳,可供休憩。此桥有两点有别于宁波现存的其他廊桥,首先是桥廊的两头建成凉亭的形式,这样在建筑形式上形成变化,富有生气,南头的凉亭又围成亭屋用作店肆。其次是它的墩台非常巨大,高近4米的桥墩,上端面长7米,宽2.9米,犹如中流砥柱;两头的桥台更大,上端面长6.5米,宽有4.8米。古桥保存完好,现为鄞州区文保点。

     鄞西的桥,如果看说明书上的介绍,只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但在实地考察、接触后,看因桥成村,因桥兴市,因桥见赋……浙东山水乡村因桥的建造而人文鼎盛。便会觉得桥是丰富多彩的,是古朴厚重的,尤其是生动感人的,如拙诗所写:“水在桥下桥在水上/有水便有桥/很现代的水随季风飘过桥心/一圈圈/通向曾有的美丽/桥古典地落在水波里/晃荡……”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jj/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