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有个百老汇,侬晓得伐上观新闻

    

美国纽约有条“百老汇”大道,因其两旁众多的歌剧院而闻名于世。但不少的虹口人,尤其是90后、00后的亲们也许不知道,阿拉虹口曾经也有一条自己的“百老汇路”。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虹口百老汇路的故事。

虹口百老汇路的“前世今生”

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向上海道台提出将虹口一带作为美侨居留地,虹口港两岸的市政建设日渐发展。年,第一座跨苏州河的木桥——威尔斯桥建成,俗称“外摆渡桥”。桥的出现方便了河两岸的交通,虹口逐渐繁华起来。年,桥北堍出现了一条名为“虹口路”的马路,美租界的侨民思乡心切,繁荣的景象使他们想起了纽约著名的“百老汇”,遂于年将该路改名为百老汇路。之后,百老汇路不断延伸,跨过了虹口港桥,桥东侧的马路称为东百老汇路。位于黄浦北岸的百老汇路是当时上海的远洋航运中心,在其周边逐渐汇集起大量为外轮服务的五金配件店,渐渐地形成了五金一条街。百老汇路沿街鳞次栉比的酒吧,则成了外籍水手们流连忘返的乐园。年,百老汇路和东百老汇路改名为大名路和东大名路。

▲在年的《上海城市租界分图》上,黄浦江沿岸的东百老汇路与华顺码头、轮船招商局北栈、公和祥码头、顺泰码头等毗邻

阿拉的“百老汇”曾是上海的远洋航运中心

百老汇路濒临黄浦江,上海开埠之初,外商码头云集。这里不仅是码头作业区,也是上海的远洋航运中心。

▲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南望,前方是外白渡桥。照片摄于年代

▲与日本领事馆、日本邮船码头相近的百老汇路等多条马路上聚居着大量日本侨民,曾被称为“日本街”

▲公和祥码头公司成立于年,码头岸线相当于今商丘路至高阳路的黄浦江岸。图为年的公和祥码头

阿拉的“百老汇”是有名的五金一条街

百老汇路是当时上海远洋航运的中心,在其东百老汇路北面逐渐形成了一个为外轮服务的马路集市——“麦克脱路”,即今天的马厂路。年代后,百老汇路成为上海五金配件商店最集中的商业街。

▲叶澄衷(-),宁波人。少时来沪,在麦克脱路(今马厂路)的五金杂货店当学徒。年,独立开设顺记五金店,后成为上海的“五金大王”

▲20世纪初,上海约一半有规模的五金号开设在百老汇路上,一眼望去,沿街鳞次栉比尽是五金店

▲年的上海地图大名路段,长仅余米的大名路上五金店云集

阿拉的“百老汇”灯红酒绿,曾矗立着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老上海的地标性建筑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地址在北苏州路1号(今北苏州路20号),但因位于百老汇路北苏州路口,而得名百老汇大厦。百老汇路附近是旧时上海酒吧最为集中的街区之一,外籍船员们在码头上岸后“无家可归”,林林总总的酒吧便应运而生。

▲百老汇大厦坐落于外白渡桥北堍西侧,占地面积6平方米。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年奠基,年10月对外营业

▲图为百老汇大厦建第一层钢架时的场景

▲大名路沿街开设有大量酒吧及美元兑换店。这家victorybar位于东大名路号

来源:虹口往事

    

上观号作者:上海虹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xw/854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