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生命种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成功捐

“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功能。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致死性疾病。当志愿者血样数据录入中华骨髓库后,即进入等待配型阶段。一旦有患者与其分型数据相合,便可以做捐献准备。”

早在年,张睿轩通过红十字会宣传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信息,欣然同意把自己8mL的血样留在了中华骨髓库。这一小小的举动,埋下了一粒种子,等待在未来某一天,撬动素不相识患者的生命奇迹。

张睿轩

时光荏苒。采样登记近6年过去,这粒种子突然破土。

年11月,北仑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到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三的张睿轩,告知他与一名急性白血病病患者配型相合。要知道,非血缘关系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合率是万分之一乃至几十万分之一,以极小的概率于茫茫人海匹配成功,是怎样的奇迹!深知白血病患者的艰难,更了解配型的不易,张睿轩下了决心,既然配型成功,捐献就是他义不容辞的事。

捐献过程中的张睿轩

 “我只是捐献一点爱的种子,却可以燃起他人生命的希望,心里非常高兴,也很激动。”张睿轩表示,能够配型成功,顺利进行干细胞捐献,这对于受赠方和捐赠方来说都是十分幸运的。受赠方能够因捐献而重获健康,同时捐赠者也能有机会为挽救生命做出贡献,这是一件非常纯粹且光荣的事情。

经过进一步的高分辨配型和严格的身体全面检查,2月10日晚至14日上午,张睿轩注射了9针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14日上午9点整,张医院正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的两臂静脉处分别插着一根管子用以采集全血。温热的血液从左臂慢慢抽出,经过造血干细胞提取后,再从右臂输回体内,整个过程宛如生命于轮回中再造重生,足足持续了近5个多小时,循环多毫升血液。张睿轩成功捐献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全国第例、浙江省第例、宁波市第例、北仑区第2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完成后,这一袋“生命种子”即医院,奔向另一个生命。

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图片

采集当天,区红十字会副会长谢雪萍、宁职院机电学院团委书记林浡夏以及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赶来采集室,关心着他的一举一动,表达对他无私捐赠的鼓励和赞扬。生命血液在血细胞分离器中汩汩流动,精神血脉在捐献室中静静流淌。

看望张睿轩

自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北仑区已有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志愿者多人,包括张睿轩在内共24人成功捐献。张睿轩表示,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别人带去生的希望,是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热爱人生、奉献社会的一种很好的表达。“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通讯员:林浡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xw/853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