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老人坚持用方言为舟山写歌,写出了
“阿拉家里在舟山,一代来又一代,碧海末蓝天金沙滩……”这首《我爱舟山》正是出自77岁的老党员何直升之手。
一辈子和音乐打交道的何直升在退休后,用自己擅长的方言和音乐给家乡写了一首歌,道尽了对家乡的热爱,也唱出了舟山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我爱舟山》曲谱
柴油桶和跳板
搭成的舞台
由于父亲喜欢唱小调,受其影响,何直升从小就喜欢音乐。
初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舟山潮民越剧团的团长看到了何直升演奏二胡,说这后生拉二胡拉得挺好,便把他招进了剧团当乐队伴奏。
当时舟山还没有像样的剧场,一个矮平房,几个硬板凳,就是剧场。有些地方干脆就在庙里演。小岛上实在没条件的,就拿柴油桶摆在四个角落,铺上船用跳板,这就算舞台了。
“那时候岱山隔天供电,不能每天演戏,只能今天在这演,明天去那里。”何直升说,保利大剧院造好后,自己都惊叹不已,时代投射在这个行业的变化从剧场中就可见一斑。
从伴奏转为作曲
早时候,越剧演员都是女子,后来开始男女合演了,剧团就派何直升去浙江文艺学校进修,跟着《采茶舞曲》作者周大风老师学越剧作曲和民间音乐,这为他后来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周老师的一句话让何直升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要回报社会,社会给你分,你要回报,这样社会就会发展了。”这句话也一直贯彻他的职业生涯。
从省里进修回来后,文革开始了,才子佳人一类的戏曲不能演了,越剧团也由此改为文工团。学成归来的何直升也从乐队伴奏改为作曲了。
那段时间,文工团主要唱革命戏、小歌舞,这些曲目都需要何直升来写。“写一个曲子要一个月时间,这算蛮快了。”何直升说,写曲子要考虑到唱腔表演各方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海岛文化是何直升创作的素材来源。海岛妇女的织网劳作,经过何直升和同事的创作后,变成了声乐作品《织网谣》。“当时大家也觉得蛮稀奇的,劳动也能变成赏心悦目的表演。”退休后写了有关舟山锣鼓、翁洲走书的专著。
交通不便,演出不易
文革期间,交通不便,外出演出也格外艰苦。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何直升和同事们去海岛演出时,船靠不到码头,只能由大船换小舢板,再从小舢板上跳到码头。“人倒还好,一些道具灯光就比较麻烦,也很危险。”
有一次,剧团从金塘回定海晚了一步,没有赶上船班,但是定海演出的场次已经订好了,大家只能雇渔民的帆船,整整花了五个小时才到定海。
有拖拉机坐那算是顶好的待遇,很多时候,只能挑着铺盖走山路。“阿拉还算好,只有一些乐器,演员还有服装要挑。”有一次去普陀演出时,出门天气晴好,爬到半山腰却下起了雨。“越爬越累,到后来像狗一样爬了,我们开玩笑说这叫‘狗爬岭’。”何直升到现在都记得,下山时有些演员真的哭了。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来不及休息,大家就要立马搭台,因为老百姓已经等着听戏了。不管多累,演出时劲头都要足,有些地方的老百姓难得能看到一次表演。
挖掘舟山民间音乐
文革快结束时,表演内容解禁了,何直升写了当时舟山的第一本古装越剧,讲的就是杨排风的故事。这出越剧到宁波演出,轰动一时。原本半个月的演出延长到一个月,一天一场增至一天两场。“老百姓连夜排队买票,一人还只能限购两张。”
年,何直升转到舟山群艺馆工作。那之后,他接触的东西就更多更杂了。“三句半、小歌舞、独唱,还有舟山民间音乐都要学。”
在群艺馆的头个任务就是搜集民歌。只要有空,何直升就到白泉、普陀、岱山等地找渔农民聊天,请他们唱唱本地小调。
东极采风留影
对这些简单的小调,何直升都视若珍宝,一一记录下来,和同事一起整理出了《舟山民歌集》、《舟山民间器乐集》和《舟山曲艺音乐集》,加起来有近千首民间音乐。
“把本地音乐挖掘出来,进行包装、推广,这就是我们的任务。”何直升根据舟山锣鼓就改编了好几个作品,在省里也轰动一时,不光得了奖,省里还特意来舟山拍了舟山锣鼓舞台纪录片,
也正是在那时候,舟山本地音乐渐渐发展壮大了,创作者也越来越多。
《我爱舟山》
年3月,此时已在市群艺馆工作的何直升入了党。“这个日子总归记得牢的。”身为一个老党员,入党的日子不管过了多久,何直升都记忆犹新。
“党员嘛,要发挥作用挑重担。”原本就勤奋的何直升入党之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更加勤勤恳恳,勇挑重担。
见证了舟山几十年来发展变迁的何直升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想写一首歌唱唱舟山。“最好用方言唱,通俗些,大家都能听懂都能唱。”
前两年,何直升请老同事作了词,改编了舟山民间音乐《贺郎调》,写下了这首《我爱舟山》。写完之后,请喜欢唱歌的爱人唱来听听,不满意的再修改。对于这首歌,何直升总想让它的内涵和意味更丰富,反复修改了一两年,才最终成型。
歌曲出来后,收获了来自各界的好评。一个朋友说希望舟山创作者能多写这一类的歌。海外侨民听到,更是连称“好听”,说“感觉都闻到了家乡的黄鱼鲞的味道了”。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张莉莉
编辑
曦曦
亲民友爱?新锐主流
日报广告:晚报广告:
新媒体合作:发行服务:
小记者活动:印刷服务:
舟山网广告:创智培训: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wh/85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