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情韵访慈城

     前不久,我们一群"老玩童"分乘多辆大巴,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前往宁波慈城一日游。慈城位于宁波市西北秀丽的姚江之滨,原为春秋时期越国勾余城邑所在地。唐代开元初年在此设立慈溪县衙,取名慈城。如今,已纳入宁波大市区域。2400多年的历史,给慈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寺庙道观争奇,祠堂牌坊斗艳;这里,名人故居风雅,学宫书院独领风骚。不知为什么,这里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女式制服,颜色一律偏深偏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规模不小的县衙,外立面以气派的五山屏风墙(马头墙)领衔主演,体现了典型的浙东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县衙,"吏、礼、兵、刑、工"等,各个职能部门错落有致。北宋端拱初年(988年),张颖任慈城县令。他是一位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体贴百姓的廉官。张颖去世后,衙内设置"清清堂"祭祀。如今,县衙已辟为"廉政教育基地"。历代流芳百世的清官塑像、遗臭万年的贪官丑态,都在这里集中展示,给游人有益启示。别具一格的"校士馆",则是展示慈城科举文化的一个形象窗口。从唐至清,慈城共产生进士519人,从而赢得"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的美誉。至近现代,又涌现出京剧泰斗周信芳、两院院士谈家祯、著名文艺家冯骥才等一大批各界名流。校士馆内,以一组组栩栩如生的雕塑形式,再现莘莘学子的科考场面:有的冥思苦想、有的仰头叹息,也有胆大者偷窥袖内。历代考场舞弊,由此可见一斑。穿越时光隧道,科举考试的阅卷场面和金榜题名场面,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孔庙和冯俞老宅作为慈城古建筑群的典范,相映成趣,现在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是体现慈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标志。听地陪小徐讲起:“文革”初期,慈城百姓为防止外地红卫兵前来"破四旧"砸孔庙,就在院墙上涂刷红漆,写上"毛主席万岁"之类的革命标语。如此,才使孔庙逃过一劫保存至今。冯俞老宅的砖额等,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蒙混过关"。如今,领略这些原汁原味的砖雕门楼,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雕梁画栋,触摸这些巧夺天工的石雕构件,怎不使人感慨万千?目前,慈城拥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3处。发展旅游传承历史文脉,慈城有幸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纯手工制作的水磨年糕,是慈城闻名遐迩的传统美食。在年糕馆,我们遗憾没有看到制作过程。但年糕的食材舍近求远采用东北大米,却令人深思。中午,我们在当地餐馆大快朵颐,品尝到脍炙人口的炒年糕。名不虚传,风味小吃也是旅游一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wh/6.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