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都有店,就属宁波的西店最有意思,
暮暮朝朝,句句章章
这是第篇原创文章
今天意外放晴了一整个白天
是时候赶去宁海西店
捕捉年初最后一波牡蛎肉了!
福建省有个东店村
山东省有个南店村
河北省有个北店乡
都不及浙江宁波的西店镇有名
这个有多年牡蛎养殖史的海边小镇
素来被称为“牡蛎之乡”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初
挖牡蛎、撬牡蛎、吃牡蛎
就成了这个小镇的别样风景
西店牡蛎之所以出名
是因为这里的牡蛎多而鲜美
这得势于西店独特的地理优势
它濒临东海
又有数十条溪流穿过小镇汇入大海
咸淡水相交的水域
拥有最适合牡蛎生长的水质
那西店的名字
该不是因在东海的西边卖牡蛎而来吧
自然不是
据说这个地名
是在唐朝"安史之乱"的一场战争中留下的
在年发生的一场战斗中
唐军把打造兵器的区域称为铁场岭
(现在当地人称这个地方为铁场)
他们见铁场岭以西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形似一个垫子
就把这里称为“西垫”
逐渐演化成地名“西店”
到了宋朝
石孔村进士冯唐英在村避乱
生活在西店铁江中名为双山的两个岛屿上
发现岩边牡蛎生盛
便召集村民开始聚石养蛎
从此西店的牡蛎养殖史便开始了
如今
这两个岛屿仍旧在西店铁江上
退潮后的浅海滩涂上仍有不少野生牡蛎
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常来此采挖
地上还能拣到一些苔菜
轻松便能带着海的鲜味回去
有些村民带着专业的蛎刀和箩筐
把岩石上的牡蛎带壳挖下
那通常是采挖来拿去市场卖的
还有些村民只顾挑出蛎肉来
那往往便只为带回家自己尝个鲜
要吃到更多的牡蛎
还得到西店沿海的村庄上
每到了牡蛎丰收季
这些村庄沿海和沿街的屋棚下
全是牡蛎和挑蛎人
目前
西店镇大约20个沿海村庄仍均在养殖牡蛎
牡蛎年产量能达到上万吨
我们来到了离镇上很近的团堧(ruan)村
2月的整个村庄都散发着海的气息
撬蛎取肉那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靠的是专业的工具和熟练的手法
这些挑蛎人多是土生土长的西店女人
家里世代养蛎
他们每人一天能挑出几十斤的牡蛎肉
从10月份开始
每天从早到晚专职挑蛎
自来年2-3月份一日不落
现在牡蛎都养殖在橡胶圈上
这是世代西店人实践总结出的经验
最早靠聚石来养蛎
后用水泥棒来养殖
但每当潮水退去
露出水面的牡蛎难以长大
大家便想出漂流养殖法
用泡沫和绳子固定出一排排的橡胶圈
让它们随着潮水涨退漂浮在水面
牡蛎会在橡胶圈上大量聚集和生长
养殖牡蛎的水域不在村庄海岸
需养蛎人乘竹筏小船至海水较深处
将一个个橡皮圈运回来
这便多是男人的活了
橡皮圈上的牡蛎都取下后
橡皮圈集起来还能反复使用
牡蛎壳堆在一起
可以烧成蛎灰用作建筑材料
也可碾碎作为鸭鹅饲料
处处都是堆起的牡蛎和蛎壳
如同座座小山
蔚为壮观
比起往年
今年牡蛎的产量不多
所以西店牡蛎的售价相对上涨
但比起我们在菜场购买的价格
到西店采买还是便宜太多
沿街挑蛎棚屋都提供散卖
挑出的蛎肉今年卖25元/斤
个头大的牡蛎会直接带壳卖
连壳称重只需要5元/斤
无论本地人和游客都是统一价格
西店买来的牡蛎
一个个简直新鲜到喷汁!~
买回家的蛎肉可以做凉菜
直接蘸酱油生吃
也可以用来摊鸡蛋、放苔菜汤…
这些都是地道的西店本土吃法
带壳的牡蛎简单清洗后
直接不加水放进高压锅
西店人称之为“烤牡蛎”
开锅后的牡蛎壳开了口
可以轻松取出蛎肉
趁热吃简直鲜到无法自拔!
牡蛎和生蚝其实是同种海鲜
只是生蚝的个头比牡蛎大
且南北方各地的叫法有差异
所以牡蛎同样可以用来烧烤
盖上满满的蒜泥
就是俗称的“男人的加油站”了
图片来源:soogif.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ys/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