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六大行年报业绩综述业绩改善,资产质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51.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银行,廖志明、邵春雨)

1、营收增速改善,盈利增速大幅提升

1.1六大行营收增速为8.43%

年六大行整体营收增速为8.43%,较20年的4.56%提升3.88个百分点,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六大行营收增速均较20年显著提升。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邮储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81%、9.05%、7.08%、9.42%、9.42%、11.38%,由于基数较低,21年营收增速均较20年有显著提升;较3Q21变动+1.16pct、-0.22pct、+0.76pct、+0.05pct、+1.56pct、-0.16pct.邮储银行营收增速较高,显著高于六大行平均;工行和中行低于六大行平均水平。

1.2营收增速较3Q21普遍有所提升

从个股来看,六大行年营收增速普遍较3Q21有所提升。六大行中,仅2家营收增速较3Q21下降。年营收增速提升幅度较大的有邮储银行(3Q21的10.22%提升至11.38%)、交通银行(3Q21的7.86%提升至9.42%);建行21年营收增速为9.05%,工行营收增速为6.81%,较3Q21略有下降。

部分银行增速持续提升且维持高增速。邮储银行、1Q21、1H21、3Q21、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18%/7.15%/7.73%/10.22%/11.38%,营收增速持续提升且保持高位。

1.3六大行盈利增速为11.78%

年盈利增速较20年显著上升。六大行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值为11.78%,由于低基数效应,较年的1.93%显著提升,同时超过疫情前水平。盈利增速提升除了基数较低,主要源于资产质量改善、信用成本下降。

1.4盈利增速普遍较3Q21下降

21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邮储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0.27%、11.61%、12.28%、11.70%、11.89%、18.65%。21年盈利增速较3Q21有所下降。21年六大行盈利增速较3Q21分别变动+0.14pct、-1.18pct、+0.06pct、-1.23pct、-10.21pct、-3.43pct.六大行中21年交通银行盈利增速较3Q21显著下降,主要归因于低基数效应消退。

1.5PPOP增速上升,21年拨备计提力度减小

六大行整体拨备前利润增速有所上升。年六大行整体PPOP增速为5.37%,较20年上升0.12个百分点,低基数下拨备前利润增速有所回升。

六大行拨备计提力度减小。年邮储、建行、中行、农行、交行、工行的PPOP增速分别为8.06%、3.07%、4.10%、7.45%、7.98%、5.50%,与年相比,除建行较20年下降5.2个百分点,其余均有所上升。六大行的拨备前利润增速显著低于净利润增速,表明六大行拨备计提力度明显放松。

2、非息收入增速提升,中收占比相对较低

2.1六大行非息收入增速提升

六大行年非息收入增速为18.20%,较20年有所提升。六大行年非息收入增速为18.2%,较3Q21的17.8%提升0.39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增速提升。21年邮储银行非息收入增速较快,为50.4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33.42%;工商银行非息收入增速相对较慢,为6.86%;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21.60%/25.73%/20.59%/15.97%。非息收入增速提升主要源自手续费及佣金净收益以及其他非息收入(主要为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报告相关对比期数据已对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收入进行了重分类,将其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重分类至利息收入。

2.2六大行和主要股份行的中收增速对比

我们用六大行和财富管理能力较强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对比,以此十家银行为分析对象。十家上市银行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为亿元,同比增长8.79%。从中收增速来看,这十家上市银行中,年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速超过10%的银行有4家,从高到低依次是邮储银行(33.42%)、宁波银行(30.27%)、招商银行(18.82%)、兴业银行(13.18%)。除邮储外,六大行与财富管理能力出色的股份行相比,中收增速相对较低。六大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邮储银行(33.42%)、中国银行(7.82%)、农业银行(7.76%)、建设银行(6.03%)、交通银行(5.52%)、工商银行(1.38%)。

2.3邮储中收增速较高,大行普遍较低

工行和建行中收规模较高,中收增速相对较低。各银行对比来看,招商银行在同体量的银行中中收规模较高,且增速领先,21年中收规模甚至高于部分大行。建行21年中收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6.03%,中收增速在十家上市行中处于较低位置,但绝对规模较高,仅次于工行。

邮储银行中收增速较高,在大行中规模较低。21年邮储银行中收为亿元,增速33.4%,相对其他大行基数相对较低,增速迅猛。

3、资产结构优化,涉房贷款占比减少

3.1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贷款增速平稳

六大行资产增速有所放缓。21年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增速为7.6%,同比下滑1.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贷款增速分别为9.5%/5.5%/7.5%/6.9%/9.1%/10.9%,较上年末变化2.3/-5.3/-3.1/-2.5/1.1/-0.3个百分点,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下降幅度相对较大。

六大行贷款增速基本稳定。21年末六大行贷款增速为11.8%,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贷款增速分别为10.5%/11.0%/12.1%/13.2%/12.2%/12.9%,较上年末变化1.7/-0.1/0.3/-0.3/1.9/-2.0个百分点,六大行贷款增速的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增速基本保持稳定。

21年末六大行贷款增速均高于资产规模增速。受同业监管及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督管理之下,银行同业资产被普遍压低,六大行资产规模增速均低于贷款增速。六大行贷款增速较为接近。其中农行、邮储贷款增速相对较快,分别为13.2%/12.9%。

3.2贷款占比提升,资产结构优化

六大行整体贷款占比提升。21年末六大行贷款占比58.6%,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资产结构优化。六大行整体贷款占比均有提升,邮政银行贷款占比相对较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1年末贷款占比分别为58.7%/58.8%/62.0%/58.9%/56.2%/51.3%,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5/2.9/2.5/3.3/1.6/0.9个百分点,邮储银行贷款占比相对较低。

3.3存款增速下降,存款占比略有回落

存款增速下降。21年末六大行存款增速为7.1%,同比下滑2.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存款增速分别为7.3%/4.9%/8.3%/7.4%/6.4%/9.6%,较上年末分别变化0.7/-4.5/-3.7/-2.4/-2.5/-1.6个百分点。21年揽储压力增大,存款增长放缓。(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存款占比均有下降。21年末六大行存款占比为79.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1年末存款占比分别为73.5%/81.8%/79.7%/81.0%/65.1%/96.3%,较上年末分别变化1.5/0.1/0.7/0.6/-1.5/-0.7个百分点。

六大行存款占比下降。21年末六大行存款占比为79.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六大行中,中行和交行存款占比下降较多,两行都下降1.5个百分点。邮储行21年末存款占比96.3%,较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

3.4房地产开发贷占比普遍下降

大行房地产开发贷占比普遍下降。21年末六大行房地产开发贷合计为4.42万亿。分银行类型来看,21年末建行房地产开发贷余额为亿元,占贷款比重为4.3%,较21年6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六大行中交通银行占比增加0.4个百分点。

3.5按揭贷款占比普遍下降

六大行按揭贷款占比普遍下降。21年末六大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合计为26.48万亿元。分银行类型来看,除交行外,21年末六大行的按揭贷款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21年末建行按揭贷款余额为6.39万亿元,占贷款比重为34.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中行和农行分别同比下降0.4和0.2个百分点。

4、息差平稳略降,22年息差小幅承压

4.1息差平稳略降

21年息差略降。21年六大行息差均值为2.01%,较20年微降6BP,21年息差平稳略降。21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息差分别为1.8%/2.1%/2.1%/2.1%/1.6%/2.4%,较20年分别变化-10/-4/-6/-8/-1/-6BP。与年相比,21年六大行息差整体下降。考虑到存款定价新政有望带动计息负债成本下降,以及疫情和降息的影响,22年息差或小幅承压。

4.2哪些银行息差高?

银行营收主要来自利息净收入,因而息差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大,非常关键。净息差由生息资产收益率及付息负债成本率共同决定,负债成本率较低而资产收益率较高的银行净息差高,如邮储银行(2.36%)。而负债成本率偏高,资产收益率偏低的银行净息差低,如交通银行(1.56%)。

4.3预计22年息差小幅承压

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08%,同比下降2BP。21年12月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19%,较9月下降11BP,同比下降11BP,主要是当月1年期LPR下调5BP。21年12月1年期LPR下降5BP至3.80%,22年1月5年期LPR下降5BP至4.6%,1年期LPR下调10BP至3.7%。综合考虑22年1月LPR下调,我们认为年内再次下调政策利率可能性低,以及存款定价新政等影响,计息负债成本有望下降,但受疫情和降息影响,我们预计年银行息差小幅承压。

5、资产质量改善,不良认定趋严

5.1不良率下降

21年末不良率下降。年末六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万亿元,不良率1.32%,较21Q3下降5BP,较20年末下降14BP,六大行资产质量改善。按个股来看,21年末六家大行不良率均较20年末显著下降。21年末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工商银行年末不良率较20年末下降16BP至1.42%,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5.49亿元至.29亿元;交通银行年末不良率较20年末下降19BP至1.48%,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9.02亿元至.96亿元。

5.2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wh/852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