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两年2800多名教师校长有序交流,促
地处郊区的宁海县黄坛中学在宁海24所初中里,夺得中考平均分全县第4,居农村学校首位。“每年都有城区优秀教师交流到我校,现在招生年年爆满,回流插班的学生不断出现,学校越来越成为群众心中满意的优质学校!”该校校长陈模连欣喜地说。与此同时,象山爵溪学校也出现了学生回流迹象。
这是我市推行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可喜变化的一个缩影。眼下,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在年底中科院和教育部的权威测评发布中,宁波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教育公平指数蝉联第一。基础教育满意度位列全国38个重要城市第3位。江东、江北、北仑、慈溪、镇海、象山等6个县(市)区成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海曙和余姚刚刚通过预评估。
“推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段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是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宁波市教育局局长沈剑光在接受采访时说。从年起,宁波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缩小校际和城乡差距。两年来共有多名校长教师参加交流,其中骨干教师占四分之一强。
一位名师,激活一门学科,培养一批领头雁任涌梅两年前从任教多年的邱隘中心小学换到偏远的塘溪镇中心小学。区名师、宁波音乐骨干教师的她在交流的两年里,一边认真抓教学,一边抓队伍建设,使该小学的音乐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起了标准的音乐专用教室,开启全新教育模式,音乐舞蹈社团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在上年度该区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测试中,该小学在全区40多个中心级学校的排名从倒数跃至全区第五;在今年上半年该区中小学合唱节中,首次拿到二等奖!任涌梅是鄞州区三年来教师校长交流人中的一员。名师、骨干教师在农村和薄弱学校发挥了重要的专业引领和学术指导作用,显著提升了薄弱学校师资力量。
名师“种教”
奉化市推行名优教师下乡“种教”,担任校级领导或学科带头人,令学校面貌、教学风气焕然一新,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来自裘村中学的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骨干教师、奉化市名师卓立波已在农村学校“种教”近6年。他的“种教”第一站在大堰学校。在上课之余,他带徒6人,传授经验技能,其中一个徒弟董孟雄,在他的悉心培养下,顺利通过了高级教师评审。在大量骨干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的同时,同等数量的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也流向城镇学校接受浸润式的培养。我市还通过名师带徒、领雁工程培养、顶岗学习等方式扩大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规模。两年来,农村学校高级教师通过率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
山村教师隔着大山与名师“零距离”交流
早在年,江东区就开始探索建立了区域内教师有序流动制度,年率先在全市实现教师校长交流人事关系随迁交流的全覆盖,扫除了“校籍”障碍,优化各校教师队伍结构。五年来,江东区新增了省特级教师6名,市级以上名师和学科骨干22名,区级名师和学科骨干名,盘活江东教育一盘棋,实现区域教育“造峰抬谷”。一位校长,盘活学校办学激情,摘掉薄弱学校帽子如果说老师的交流影响学校学科生态的变化,带动一批教师成长;那么一位校长的交流则会带动一所学校整体向好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搬进新校舍同享一片蓝天
象山县爵溪学校是一所准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办学基础薄弱,本地户籍学生不到全校学生数的两成。翁宗元交流到该校任校长后,引进教师,培养骨干,推行教学改革。很快学校文化课成绩提升到全县农村学校第二,教师各项比赛获奖明显增加。不少本地户籍学生开始回流和插班,更多的本地人在幼升小和小升初时选择留下。据了解,象山县已有58名城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39人完成交流。而鄞州区校长交流人数逐年增加,三年累计已有人。校长交流让能干事会干事的校长,交流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任职,激发他们创新热情和办学活动,从而推动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化。
更多的经济困难家庭孩子享受免费营养午餐
学校结对,以优扶弱,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些年,名校集团化、城乡共同体、托管办学、以城校带乡校、以强校带弱校、以名校带新校等办学模式在全市各地得到有力探索和推进。慈溪探索以城带乡为特色的教育集团化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学模式,形成了紧密型、松散型、联盟型等集团化办学模式的7个教育集团,涉及13所城区学校与4所农村学校联合办学,5所城区学校与9所农村学校组成7个教育共同体,合作办学。海曙区则在城区推行“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的共同学区均衡发展模式,东恩中学、海小等6所学校分别设有2个校区,学区建有教师学习共同体,以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缩小学区内各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
宁海县桃源中学教师俞朝晖在辅导带徒的新教师
4年前,宁海一市初中、越溪初中试行“托管办学”模式,分别托管于城区优质初中——跃龙中学和桃源中学,实行“两校一制”的托管办学模式,以契约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将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权让渡给城区优质学校,5年间,跃龙中学、桃源中学两所学校共有15人次的名师、骨干教师前往托管学校进行帮扶。“与桃源中学结对5年来,学校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学生中考平均总分大幅度提高了,年只有.5分,今年为.7分。”宁海县越溪中学校长王建伟激动地说。目前,宁海县结对帮扶的城乡学校已增加到12对,涉及10所初中、14所小学。在城乡共同体、教育集团化模式的推动下,开展教学、课程等一系列的传帮带,各级名师、骨干前去结对学校帮扶,在给农村薄弱偏远学校带去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更是给学校教师带去了教学信心,一所所农村学校逐渐摘掉薄弱学校帽子。
5年新建中小学9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超过95%
此外,五年来宁波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多亿元,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重点用于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新建了93所中小学,全市义务段学校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超过95%,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95%以上的中小学校建成塑胶运动跑道;所有学校建有校园网,所有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开设“空中课堂”、“甬上云校”等在线互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共享名师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去年,接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占全市义务段学生总数40%以上,其中公办学校接纳率占八成多,让所有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
“空中课堂”“甬上云校”让所有师生共享名师资源将启动帮扶办学提升质量行动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我市又推出四大举措。 一是今年计划投入2亿元资金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力争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超过98%,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完成热水淋浴设施安装并投入使用。 二是今秋海曙等地的中小学将进一步结对开展“以优扶弱”的名校托管、集团化、共同体办学模式,一大批校长、骨干教师也将“下乡种教”。 三是启动为期3年的“帮扶办学提升质量”行动,结对帮扶基础薄弱学校,至年投入10亿元改善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四是将要实施为期5年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编制、职评、待遇、专业成长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让乡村学校成为教育发展新的增长极。全市所有义务段学校学生都喝上了温热的直饮水
来源:宁波教育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x/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