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一个大学校园宁波260亿,南充40亿
这几年各地新建校园可是不少,投入也很大,少则几亿、几十亿,多则上百亿。由此引发人们的思考,同是新建一个大学校园,总投资为何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呢?既然投资如此之大,各地为何还要竞相建设大学校园呢?
从GDP角度看,这有两个作用。一是建设校园的一次性投资,对于GDP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二是高校是一个消费机构,一旦学生入驻,师生每年都要消费几亿甚至几十亿,对当地GDP形成长期的拉动作用。
建设一个校园到底需要多少钱呢?这没有标准,而且相差很大。总的而言,在大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在小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区,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可以看一看东、中、西部三个具体例子。
西部,四川的南充——川北医学院整体搬迁,总投资40亿。
川北医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充,这是三国文化发祥地。从汉高祖公元前年在此设立安汉县之时算起,已有多年的建城历史。春秋以后,南充是各个朝代的都、州、郡、府、道的治所所在,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驻地。
川北医学院源于年创办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年升格为专科,年升格为本科,定名为川北医学院。应该说,年大专层次的院校并不多。在一个地级市,年就有一所本科院校也是十分少见。
川北医学院是一所医学名校,列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高校、卫生部腹腔镜手术普外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实力相当不错。0年各地白衣天使急驰武汉,其中就有川北医学院的身影。
该校计划整体搬迁至南充市顺庆区新规划的大学城,总投资为40亿。新校区规划占地亩,其中校区亩,医院亩,教职工宿舍亩,预留发展空间亩。总建设规模不低于55万平方米,含教学、科研、行政、医疗、体育、生活等建筑物及配套设施,入驻学生人数不少于2万。
川北医学院采取校区置换的办法获得新校区建设资金。现有的顺庆校区将保留少量建筑,改为学校博物馆,以传承文脉,其余部分予以置换。按照计划,项目将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5年建成投入使用。
中部,湖北的宜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转设,总投资25亿。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是所独立学院,与多数独立学院一样,兼用举办校的校园以及相关设施。按照转设要求,必须新建校园,形成独立的教学设施。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现有7个学科门类,9个本科专业,在校大学生超过1万人。新校区选址宜昌市点军区,占地1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一期项目预计4年9月建成。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转设由湖北省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新的校区建成之后,将完成转设的所有程序,变成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院校。届时,在校生规模将是人,在现有基础之上扩大60%。
东部,浙江的宁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总投资亿。
2年12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区建设开工,计划5年建成交付使用。校园占地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总投资亿。这是一所全新的高校。
亿的来源是,当地投资亿,教育基金投入00亿。这00亿的分配是,亿用于建设校园,亿用于办学资金。也就是说,校园建设总投资为亿。
该校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将设置理学、工学、信息、商学四个学科群,规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本科、硕士、博士比例为4∶∶。
对比——东中西三个校园,有五个不同之处。
第一,从资金来源看,川北医学院是整体搬迁,采取校园置换模式。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是转设新建校园,由教育集团投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新建高校,由当地和基金会双方投资。
第二,从办学规模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校生1万,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在校生1.6万,川北医学院在校生2万。
第三,从校园面积看,三峡大学科技学院1亩,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亩,川北医学院亩。
第四,从投入经费看,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5亿,川北医学院校园40亿,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园亿(亿减去亿运行经费)。
第五,从建筑面积看,三峡大学科技学院45万平方米,川北医学院不低于55万平方米,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约万平方米。
尽管存在五个不同,但还是可以通过“单位建设投资”比较一下,东部地区投资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与建筑标准、当地物价和学科设置形成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每万平米投资0.55亿,川北医学院每万平米投资0.7亿,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每万平米投资1.7亿(按+计算)。
#高考择校#
网友们,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不同,不仅新建校园投入资金相差很大,而且学生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用也相差不小,这是无法相比的。不知你们对此有何见解,欢迎留言讨论,供阅读者欣赏。谢谢阅读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5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