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是上半年最受市场瞩目的一家银行
来源:互联网金融
来源:任博宏观论道
宁波银行半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很多(当然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在之前的年年报中有过分析)。整个上半年,在全部52家上市银行中,宁波银行取得的成绩最为亮眼,如净利润增速第一、营收增速第二、规模增速第三、存贷利差第一以及资产质量指标最优(其中不良率、拨备覆盖率、逾期率均最优),这基本是一家量、价、质量、收益等四个维度齐优的银行。如果不是数据有问题,那么其背后一定有着较为深刻的原因。
一、全面剖析宁波银行的年上半年整体经营亮点
(一)维度1:跃居城商行第四,规模、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位居前三
1、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到.70亿元,超过南京银行跃居城商行第四,这是继年总资产规模跨过盛京银行跃居城商行第五位后,规模排名再次攀升。其背后的力量在于宁波银行上半年总资产增速高达14.63%,在52家上市银行中位居前三,仅低于泸州银行的19.40%和青岛银行的17.91%。
实际上宁波银行规模的高速增长不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的特征,早在年宁波银行便以18.03%的总资产增速在上市银行中居于前列(在亿元以上的银行中规模增长最快)。
2、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分别以.18亿元的营业收入和78.43亿元的净利润位居城商行第四,并以23.40%的营业收入增速位居52家上市银行第2(仅低于青岛银行的34.24%)、以14.60%的净利润增速位居52家上市银行首位。
(二)维度2:资产质量指标位居上市银行首位,盈利能力持续性强
整体来看宁波银行的上述业绩指标含金量较高、盈利能力持续性较强,主要理由如下:
1、上半年很多银行由于大量计提拨备、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使得净利润指标增长并不明显,甚至多数银行出现了下降(如52家上市银行中,7家银行营收同比下降、28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但宁波银行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增加51.73%的基础上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净利润增速。
2、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分别以0.79%的不良贷款率、.02%的拨备覆盖率、1.38%的问题贷款率位居52家上市银行首位,并以0.90%的逾期贷款率位居52家上市银行第2位,因此较高的拨备与较优的资产质量能够支撑宁波银行的高业绩结论。
3、宁波银行的高业绩增长能力在年也有明显体现,年宁波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分别高达21.26%和22.60%。
(三)维度3:利差优势支撑业绩高幅增长,存贷利差位居上市银行前两位
除规模与资产质量指标外,价格指标是宁波银行高业绩增长的另一大利器。
1、从价格方面来看,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分别以4.37%的存贷利差和5.36%的零售存贷利差均位居52家上市银行首位(仅有常熟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存贷利差超过4%以及仅宁波银行、常熟银行与平安银行的零售存贷利差在5%以上)。
2、宁波银行的利差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资产端(零售贷款利率高达7.71%、位居全部上市银行第2位),负债端优势在中小银行中同样比较明显。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零售存款成本率为2.35%(目前上市城商行最低)、整体存款成本率为1.95%(仅高于上市城商行中的成都银行与徽商银行)。
(四)维度4:大幅上量是宁波银行业绩大幅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
进一步看,上半年宁波银行贷款增速高达18.42%(仅低于泸州银行的18.98%)、存款增速高达19.54%(低于泸州银行、青岛银行和光大银行)。但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利差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与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分别大增21.49%和30.47%,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同比分别收容7个BP和3个BP,因此上量才是今年宁波银行业绩大幅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
(五)维度5:宁波银行的发展相对较为全面
可以从员工数量扩张明显、机构网点布局、零售业务占比、中收业务占比、表外业务占比等层面阐释目前宁波银行的发展已经相对较为全面。
1、员工数量扩张明显、和业务扩张节奏整体一致
年宁波银行拥有名员工,较年的名员工,净增了名员工(增速达到24.79%);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拥有名员工,较年净增人(增速达到8.15%)。且从宁波银行各分行及附属机构的员工增长情况来看,相对较为均衡。特别是较快的员工数量增长且主体现在分行层面,说明宁波银行的业务人员数量应该是有明显增长(和下文的客户数拓展相对应)。
2、机构网点布局:6家跨省分行、3家非银金融机构、1家专营机构
(1)宁波银行目前拥有上海、北京、深圳、南京、苏州、无锡等6家跨省分行以及1家上海资金营运中心,从今年上半年的规模增长情况来看,均能维持15%以上的规模增速,。
可以看出,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在浙江省以外的分支机构拥有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6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33.06%、较年提升1.06个百分点),如果加上资金营运中心则合计达到.54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50%左右)。
(2)宁波银行还拥有永赢基金、永赢金融租赁、宁银理财等3家非银金融机构。可以说目前宁波银行仅缺消费金融等牌照未获得(正在申请中)。从牌照含金量来看,宁波银行已拥有其它银行最为羡慕的公募基金与理财子公司牌照,这将对其投资业务(含自营与代客)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支撑作用。
目前永赢基金的目前市场排名高达21位,较为引人瞩目。
3、零售业务占比:零售贷款与零售存款占比分别在30%与20%左右
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较为均衡,虽然较年比例有所下降(零售端存贷款增速不如公司端),但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以及零售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仍分别为31.48%和20.32%(年分别为33.96%和20.63%),这在中小银行中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且零售存贷两端没有明显短腿(零售存贷比为.25%)。
4、重视表外业务:非保本理财与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较高位居行业前列
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规模高达.79亿元,虽然较年下降0.53%,但在城商行中仍处于高位,绝对水平上仅低于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
此外上半年年宁波银行的托管客户数达到家(年为家),资产托管规模达到2.39万亿元,在城商行中仅低于江苏银行的2.82万亿。其中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与信托保管项目的托管规模增幅分别达到21%和35%和10%,行外理财托管客户数达到家。
5、中收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长近50%,代理类和消费信贷类业务贡献明显
年,宁波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其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6.03%,已经达到股份行的平均水平.
(1)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了52.02亿元的中间业务收入(年全年为77.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48%(年增速为34.34%)。
(2)年上半年的52.02亿元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其中代理类业务达到29.98亿元、银行卡业务达到18.7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53.79%和47.14%(年分别为31.07%和55.03%)。也即上半年宁波银行这两类中间业务收入的净增量分别达到10.50亿元和6亿元。
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的增量主要由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等消费信贷业务推动,而代理类中间业务收入则主要由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和基金、保险等产品的代销业务推动。
二、宁波银行的发展历程简述
(一)宁波银行规模跃居至城商行第4位,但其也曾在年缩表
虽然宁波银行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其也曾有过缩表历程。例如,宁波银行的资产规模从年初的.74亿元降至年底的.98亿元。
不过自年以来,宁波银行资产规模扩张步伐大幅迈进,一路上扬。具体来看,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突破1万亿元,年突破1.1万亿、年突破1.30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突破1.50万亿元。
(二)宁波银行的转型从年正式开始
1、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宁波银行真正的转型应该要从年算起。年之后的数年,宁波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相对其它银行而言开始愈发轻盈,其不仅在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其它城商行无可比拟的优势,金融市场业务(主要以标准化为主且交易账户占比较高)占比更是高达45%以上,城商行可能也仅有南京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结构可与之媲美。
2、宁波银行在年制订了“三个三年”的战略目标计划(即成为一家令人尊敬、具有良好口碑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正如前文所分析地那样,年对于宁波银行而言是一个战略转折点,在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上便体现得非常明显。
三、宁波银行的发展经验总结
(一)宁波银行的成功真正得益于始终坚持“客户数至上”的经营理念
客户数第一是笔者一直所特别强调的,实际上这也是宁波银行所一直坚持的,且近年来尤为明显,我们可以宁波银行的历次财报中很快速地寻觅到这一痕迹,宁波银行对客户数信息的披露让人惊讶。特别是针对三大具体业务条线(即零售、零售公司与公司),宁波银行在本地化客户数的覆盖上相继提出“”工程和“”客户覆盖率计划等具体量化要求,这实际上也是本地化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而我们也一直坚信未来客户端的业务方向应主集中于客户数量的积累。
1、年宁波银行推出“”工程,即计划在-年期间,实现每家支行服务2万户个人银行客户、户零售公司客户、户公司银行客户。
2、年宁波银行在“”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客户覆盖率计划,即计划在3-5年的时间里,实现每家分行个人银行实现本地户籍人口数10%覆盖、零售公司实现小微企业目标客户20%覆盖、公司银行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客户30%覆盖。
(二)以小微企业作为发展客户条线的翘板
宁波银行将客户条线分为公司、零售公司和零售三类,其中零售公司条线主要针对小微企业,从其名称便可以看出宁波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定位是介于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之间,既可用来支撑零售业务发展,亦可为进一步拓展对公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下基础。因此经常被人们忽略的零售公司业务条线,恰恰是宁波银行运作模式得以成功的秘诀。
1、目前宁波银行零售公司条线的存款和贷款规模分别达到亿元和多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23%和19%)。特别是宁波银行零售公司条线的客户数已经达到32.30万户,意味着户均存款和贷款分别提升35.29万元和28.64万元(年仅分别为31万元和26万元左右),较为分散,资产质量和客户成本也就更有保证。
2、宁波银行零售公司条线的发展战略由来已久,是典型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年时其零售公司客户数便已达到6.57万户。从其具体模式来看,同样是借助外部信息(如税务)等拓客渠道、采用网格化的推进模式、进行组合营销等等。
根据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宁波银行小企业专营团队达到个、专职人员达到人,占全行员工数的12%以上,年与年全年分别新增人和人。
3、宁波银行在最初定位时便不只是把零售公司条线当成小微企业来发展,而是以其为翘板,在两端同时撬动公司条线和零售条线。
其在拓展零售公司客户时借助于组合营销的目标,进一步将客户细分为结算客户、授信客户、国际业务客户、理财客户、电子客户等等,聚焦小微企业现金管理、国际业务以及电子金融三大业务,并提供诸如现金管理、客户结算、国际业务、理财等各类产品与服务,如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出科技贷,加强与政府、保险公司的合作,并通过深入园区等开展政策宣讲会和业务推介会等,以有效提升客户粘性,逐步提升小微客户的挖掘价值。
(三)整体分散与本地经营的原则并行
1、目前宁波银行已拥有6家跨省分行,其中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在浙江省以外的分支机构拥有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6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33.06%、较年提升1.06个百分点),如果加上资金营运中心则合计达到.54亿元(占宁波银行全部总资产的50%左右)。
可以说从业务的整体地域分布来看,宁波银行已足够分散,且业务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北京等发达地区,这对其资产质量有了充分的保障。
2、在业务整体地域较为分散且集中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基础上,宁波银行还通过工程和计划等手段强化对各分支机构本地客户的全力争取,这实际上在坚持本地化经营和本地化集中运营的基础上,对宁波银行各分支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足够支撑。
(四)大力推动交易型业务和中间(表外)业务发展
1、宁波银行特别注重交易型业务的发展。虽然宁波银行的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同业中一直居于高位(-年分别为48.85%、50.51%和47.78%),年上半年进一步压缩至46.59%。不过宁波银行的投资类资产构成较为均衡,如年上半年.28亿元的金融投资余额中,债券投资、基金投资和非标投资分别占49.02%、17.10%和33.51%,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也在33.61%左右,因此金融投资在宁波银行的贡献比例较高,这可能也是宁波银行的净息差长期低于其净利差的重要原因。
2、宁波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卡结算、消费信贷手续费以及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代销等表外业务。实际上宁波银行在理财、资产托管、消费信贷等业务在中小银行中已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庞大的基础客户群,这基本上可以为丰富的中收来源奠定了基础。
(五)宁波银行不同于同业的贷款结构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5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