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叙事护理科室工作及案例分享

一、叙事护理走进病房篇

12月初,医院进行叙事护理督导工作,向她询问在临床当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此次的督导会,深刻地了解到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弱点,只看到了患者的表象,并没有看到它背后深远的意义。经过此次座谈,大家的思想感受更清晰和透彻。

二、叙事护理案例分享篇NO.1

信任的力量

胃肠减压在插管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此项操作,可想而知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有多大。

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对这项操作及其不配合的患者。护士想尽办法,均未能完成此项操作时,急得跑过来跟我说:“护士长,还没遇到过这么不配合的患者,这胃管根本下不进去啊!”我说:“为什么?不好下吗?”护士有些委屈的说:“不是,患者根本不配合,胃管刚进到鼻子一点就给拔出来了,试了好几次根本不行,患者一脸的不情愿,现在说什么都不下了。家属还怪我,说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他能受了吗?”我说:“这样可不行啊,我去试试吧!”这时,我想能不能用叙事方法让病人配合我呢?

我来到小周(化名)床旁,他看到我的眼神是躲避的,像一个要逃跑的孩子,我说:“现在我要给你下胃管,你放松些,不要紧张,按我说的做,咱们争取这回一次成功。你说好不好?”“那你是高手呗?”小周用很怀疑的语气说。我说:“还行吧,但我保证以最轻、最慢的动作给你操作,让你一点都不觉得难受”。他仍然很抗拒的说:“不可能,怎么能不难受,那可是从鼻子下根管。”我说:“那你现在是什么感觉呢?”他说:“胃难受,堵的慌,护士非要下这东西啊,有什么用?多难受啊!”我说:“你可别小看这根管,它就能解决你的难受,是你一个战队的战友,要想让难受远离你,没它帮助可不行。”这时患者的女朋友着急的站了起来,说:“你就坚持一下,快点配合护士插管吧,下完管你就不难受了吗。”他沉默了一下,又抬起输着液的手来对我说“那扎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吃一顿好的”我说:“你刚才还说难受,那应该先把难受的问题解决了,让病快点好,住院时间短,就能少花钱,出院后舒舒服服的去吃顿大餐多好啊。”他点着头说:“你说的也对。”听到他对我说的话很认可,我趁热打铁的说:“那我们开始吧!没你想的那么难受,一闭眼睛也就下完了。”我拿起了胃管,他又很抗拒的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这管一碰到我鼻子我就受不了,都不如给我一刀……”我说:“我听护士说因为管刚伸进去你就受不了,其实那是最难受的时候,过了那部位就好了。”其实我是有点哄骗他的意思。“刚才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就好了,结果你难受还没成功。”

也许是我的小哄骗有了效果,他有些放下了戒心说:“那我再忍一忍就好了,是吗?”我说:“是的。来让你女朋友握着你的手,我轻轻的。”他很不情愿的将一只手递了过去,我看到另一只手做出随时要拔管的准备。我对他的女朋友说:“现在该你跟我配合了,另一只手也要抓紧啊。”我又润滑了一下胃管,也是刚插到鼻孔的时候,他挣脱了女朋友的手,大喊:“不行,我不行,别碰我!”这次如果又失败了,我都感觉力不从心了,怎么办?该是运用一下外部见证人的时候了。我对他女朋友说:“看见了吧,一个大男人下个小管就吓成这样,如果以后你遇到什么危险,他能保护你吗?”

他女朋友明白了我的用意,很配合我说:“看到了,如果遇到危险他一定扔下我跑了!”我对他说:“你看,你女朋友都不信任你了。”听到这句话他面带愧色地把眼睛一闭说:“那来吧!”他虽然这么说,但仍然能看出他还是很紧张的,双眼紧闭,满脸涨红,握着女朋友的手都是颤抖的。我把胃管插入鼻腔的时候他又是一阵大喊,“快点!快点!”但是没有做出要拔出胃管的举动。我一边下着管,一边安慰他说:“最难受的时候过去了,坚持下,坚持……看成功了!你配合得很好!”

这时小周的额头上已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由于用力紧闭的双眼溢出了泪水,我怕他再将胃管拔出,安抚他不能拔管,他点着头,虚弱地说:“我不拔,你快点固定吧。”我快速的将胃管固定在了合适的位置,胃管内已引出了大量的浅褐色胃液,“看到这液体了吧,这么多的量不让它流出来你能不难受吗?这回知道这根管是你的战友了吧?”“知道了,可算成功了,好像也没想象的那么难受,还是你厉害啊!高手啊!”小周说。听了他的话,我笑着说:“不是我厉害,是因为你配合的好。”

我看到这时患者的紧张情绪慢慢的放松下来,我进行了注意事项宣教,又再三叮嘱小周不能拔管,他答应后,我才放心的离开了病房。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小周一直非常配合,于3天后拔除胃管,一周后康复出院。

通过这个案例,我的感悟是做叙事不需要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有耐心,用尊重患者的心,利用外化技术,使患者与护士共同并肩作战胜疾病。

叙事护理我会不断地学习与“她”一起走下去!

外一科护士长张宇恬

NO.2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淡饭和粗茶

自从学了叙事护理,我发现工作中我爱管起“闲事”来。

科里有位75岁的李大爷,以脑梗死收治入院,经过住院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临近出院,在为其进行常规护理时见大爷满面愁容,叹气不断。看见大爷这个状态,我利用给大爷测血糖的时间与大爷进行了一次叙事。

我:“大爷,你的血糖控制的很好,走路也稳当,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您怎么还愁眉苦脸呢?”大爷:“唉,好什么啊!我这可烦了,我这两天一直上火啊!”我:“大爷,您有什么烦心事,能跟我说说吗?”大爷:“我得病,老伴儿也有病,上火啊!”我:“大爷,要您给现在的状态起个名儿,你觉得叫什么呢?”大爷:“那就叫‘烦心病’吧!”

在我与大爷的交谈中得知,大爷的老伴儿患有精神分裂症,早年就是思想稍微偏激,如今越发严重,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远在海外,不能常回家,小女儿则脾气急躁,才四十出头便有高血压等疾病。大爷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一住院,自己成了“病人”,又想着家中老伴儿越发严重的病情,便不免焦虑。

我:“大爷,听您说,大姨不发病时生活能自理的,我怎么没见大姨来过?”大爷:“医院,她在家给我做饭,我中午回家吃,她就高兴做四五个菜呢”我:“大爷和大姨感情很好啊!”大爷:“那是,我以前家里穷,找个知冷知热的人过日子就知足了,年轻时你大姨还没这么严重,就是有点思想偏激,我平时就多劝着她,后来年纪大了,病症越来越明显了,都过半辈子了,也不能撇下她啊!”我:“那您的两个女儿近况怎么样?我听您说大女儿在国外,小女儿在身边吧?”大爷:“大女儿原来是高级建筑师,出国时间早,这出去跑惯了,生活还不错。小女儿在身边呐,就是脾气急血压高,也是高级工程师,我的小外孙长的可机灵呢。”我:“大爷,您的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啊!这和您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啊!”大爷:“呵!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小时候管她们严格,小女儿现在还埋怨我呢!”我:“大爷,我看您是辽化职工退休的,退休金应该不能太少吧?”大爷:“还行,孩子们不用我管,我俩退休金就够了,条件还行。”我:“大爷,我觉得您是一个特别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您的女儿也不用替您们担心,您还能帮忙带外孙子,您也没加重家庭负担啊!”大爷:“小姑娘,你说的是,老伴的病也好多年了,这么久都过来了,我这几天咋就上火了呢?和你聊这一会儿,我这心舒服多了。”

两天后,大爷办理出院的时候特意和我说,“小丫头啊,你们这医护人员真是好,这不仅打针治病,还解除了我的心病,那天和你聊完了,感觉心里轻松不少。”大爷年纪大了,表达能力有限,但是我明白他的意思。叙事护理的魅力就在于此,润物细无声,无形中给患者以轻抚与安慰。

内一科钱慧

医院

急救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518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