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投入1000万元,为你上大学买单钱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詹程开通讯员王海霞
今天(10月10日)上午,浙江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举行浙江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省总工会将每年投入万元,对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一线农民工提供补助。
据调查显示,浙江的农民工总量高达万,其中省内万人,外来务工人员万。农民工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近年来,浙江各地工会为探索推进职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杭州市总工会连续7年,每年投入万资助农民工上大学,累计余人获大专以上学历;宁波市总工会出资2千万建立职工技能培训基金,每年帮助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提升技能水平,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钱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到年,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中,每年资助1万人接受大专、本科学历继续教育;推动农民工实现高级工以上技能培训和晋级;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为农民工提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农民工自身素质和从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省总工会每年将投入万元,加上各级工会配补资金,共同资助入学农民工。资助对象为,企业车间主任及以下的一线职工,且必须是本省工会会员,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以当年发文之日计算)。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属资助对象。
“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主要任务包括——
根据一线职工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具有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凭或相当学力的农民工,提供专科层次或高起本学历继续教育;面向具有专科或以上学历且有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需求的农民工,提供本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
重点在建筑、制造、能源、物流、餐饮、物业、家政、养老等行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对接本地区农民工职业发展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
重点面向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具有较强职业发展需求和创新意愿的农民工(尤其是企业拔尖技术人才),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创新培训;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以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的专题培训;针对具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开展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权益保护、安全生产、心理健康、疾病防治、普通话和城市生活常识等基本素养培训。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整合和搭建面向农民工的优质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学历与能力教育并重、工作学习一体化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
在主要措施方面,将建立由工会牵头,教育、人力社保、财政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机制。
其中包括——
采取院校申报制。由院校自主申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学费优惠及奖学金。由省总工会与教育厅、人力社保厅共同商议遴选,根据报名人数确定年度招生专业和计划、技能培训项目与规模。
资源互联共享。省总工会将在浙江网上职工之家的“网络学院”开设“双提升行动”窗口,建设四级工会职工教育网络,以“互联网+工会”模式助力农民工求学圆梦,提供政策信息、选课报读、申领补贴、咨询回复等在线服务。同时,职工教育平台与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数据对接共享,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互通性,共享互联成果。
推动“校企合作”。引导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承接院校与企业共同研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对接行业需求、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的教育和培训课程,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承接院校要探索基于移动端的学习与支持服务模式,方便农民工不脱产、不离岗、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ys/85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