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闻人: 小小的感动让坚守有意义

宁波新闻人: 小小的感动让坚守有意义 点击上方“中国记协”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一则新闻报道也许不长,新闻背后却是记者长时间奔波、连轴转采访、逐字逐句斟酌……每天的新闻浩瀚如烟,转眼一则新闻就成了旧闻,那么,记者们为什么还要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如此辛苦的工作呢?在近日各地新闻界陆续举办的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记者们通过他们的精彩讲述给出了答案。今天,我们听听宁波新闻人是怎么说的。

宁波广播电台徐湘秀小小的感动让坚守有意义

当广播记者这么多年,周边总有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跟我说,“现在还有人听广播吗?都什么年代了电台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你们电台根本不需要记者,主持人播新闻直接读报纸或者下载网上新闻好了。”

然而,我一直感谢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机会触摸到人情冷暖,用文字和声音记录,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总有一些小小的感动,让我们的坚守有意义。也许我们的报道有时只是像小石子扔进湖水里,泛起的是小小的涟漪,但我们也会因此增强坚守的动力。

记得刚毕业那年冬天,我走访了这样一户困难家庭:小女孩的父母支边落户在新疆,父亲在一次意外中身亡,母亲改嫁,小女孩被送回宁波的爷爷奶奶身边,可到了入学年龄却因为户口的问题上不了学,社区工作人员知道此事后将他们一家的特殊情况写信给市长,没想到信件竟然得到常务副市长的亲自回复,并特事特办解决了小女孩入学一事。然而一家人的生活困苦情况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市区繁华地段,一间最多只有十多平米的低矮而简陋的平房里挤着祖孙三代,奶奶常年生病卧床,爷爷腿脚也不方便,叔叔是工人收入微薄,而且他们家的情况还报不上低保户……陪同我走访的社区工作人员跟我讲述着这个家庭的不幸,女孩的爷爷却不断地感谢着政府和社区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帮助。

采访的时候我既震撼又心酸又感动,临走前我将口袋里仅有的块钱塞到老爷爷的手里,说实在的当时我刚工作,工资并不高,块钱对我而言也是不小的数目,老爷爷几次推脱,我只好借口说,是我们台领导的意思,走访的困难户都有慰问金,老爷爷这才勉强收下,与此同时,我看到爷爷沧桑的脸上滚下热泪,双手紧紧握着我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那双手粗糙、厚实却很温暖。

过了一段时间,台领导告诉我,老爷爷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台里,说知道块钱是我这个小记者自己掏的腰包,感谢我的热心,还说我们的报道播出后社区帮忙给他们办了低保,以后生活有保障了。

《今日镇海》记者陈饰做从别人心窝里掏新闻的记者

有人说,在我眼中皆好人。我认为,要想与被采访人交心,你必须先交出自己的心,做一名要从别人心窝子里掏出新闻的记者,更得如此。

陈饰(右二)采访叶家祖孙三代灯塔工

十多年基层采访,接触的人真的是很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采访对象是全国劳模、灯塔工叶中央。最早知道叶中央,是从航标处通讯员李学龙老师的口中。他说航标处有一位不得了的灯塔工,是全国劳模,上过国庆观礼台。家里五代都是灯塔工。

年,我第一次在航标处门口见到了叶中央。这名闻名遐迩的灯塔工质朴而又帅气,仿佛身上带着海洋的气息,给人感觉十分的沉稳。由于长年累月守塔,叶中央并不善于言辞。第一次采访略带尴尬,很多话题讲了个开头就“结束”了。“没什么好说的”“工作就那个样”“你可以问问航标处的其他同志”,叶中央抛出的都是标准话题终结语。然而我还是想办法,把他当年的故事问出来了。一个一个细节问,一个词一个词抠。

年,《今日镇海》总编林惠珠派我去海岛采访叶中央事迹,准备进行专版报道。同时做好《宁波日报》唐慧卿老师的助手,提供原有的写作资料,代为联系和沟通等。事实上,唐慧卿老师自己就是一个大写的成功记者,无论是提问、采访还是实际调查,她都在向我展示一个样板。于是,我悄悄跟在她边上,等她问的时候拼命记。有问不到的,我再转身把问题抛给叶中央的儿子叶静虎和叶中央的孙子叶超群等。

我跟着叶中央去看白节灯塔边上的菜地,感受电话信号的微弱。一行人走在根本没有现成路的岛上,深一脚浅一脚向着灯塔行进。这个时候,我想象着叶中央讲过的拖着50公斤柴油桶上塔,而且定期拖的情景,终于深切感受到了他的艰辛和不易。坐在满是柴油味的小渔船上,看似平静的海面起了风,船体呈左右60度摇摆,这种忽高忽低的感觉,加上甲板上爬动的海虱,别提有多“酸爽”了。

看着对面几名男士都有点发白的脸,我觉得自己还算一名“女战士”!我拉着绳子给叶中央他们拍照,拍海,发







































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ys/18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