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最畅销的地方,不是深圳也不是杭州,居
新房不好卖,居然要去库存!
近日,易居研究院发布《百城库存报告》,说出来了很多人可能不信,上半年新房最不够卖的城市不是深圳,而是宁波;库存积压最严重的并不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的武汉,而是福建漳州。
1
新房库存消化时间平均长达1年
上半年,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为万平方米,而成交量为万平方米,总体上呈现了供小于求态势,但同比来看百城库存规模仍增长6%。
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2.8个月,这也意味着市场消化完这些库存的时间大于1年。
今年上半年去库存周期数据总体呈上行态势,且明显超过了~年的低位水平。
总体来说,去化周期是衡量一个市场消化能力。
周期过短说明该城市楼市过热,需要防范炒房抬头;周期过长也对市场有一定危害,还是要把去库存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另外,城市间显现出了明显分化。
一线城市中除北京外,上海、广州、深圳的库存消化周期均在1年左右,库存风险基本可控。
上海因成交放量,同环比齐降,消化周期降至9个月。
北京、广州、深圳虽然环比均有了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同比较去年大幅攀升,仍处于阶段性高位。
北京因本月供应大幅放量,成交略有不济,库存消化周期依旧维持在29个月。
三四线城市库存风险正在逐步累积。
上半年存销比数值排名前10的城市中,除武汉外,剩下9个都是三四线城市,说明此类城市面临较高的去库存压力。
比如漳州、日照、三亚、香河、包头的去库存周期均超过40个月,烟台、景德镇、武汉、芜湖、泉州则均超过30个月。
相比之下,宁波的去库存周期只有2.3个月,赣州、杭州均不到4个月,成都、清远、柳州、郑州、合肥、马鞍山则均在6个月以内,大连6.1个月。
易居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原因有很多,有些城市是市场交易不好、有些城市是近期供应增加、比如三亚一直是限购严厉,投资需求减少,所以去化周期比较长。
武汉则明显受到疫情的冲击,还有一些城市随着疫情减弱会好转,部分城市则会持续承压。
也有部分城市,报复性复苏来得特别快。
今年3月,疫情控制稍显成效,宁波各家售楼处就恢复了“小阳春”该有的样子。
宁波海曙区某高端楼盘置业顾问表示,“看房的特别多,周末更是热闹得不得了。平时每天成交一两套,周末能成交十几套,这样算起来一个月成交80~90套。而去年‘小阳春’行情时每月成交量为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宁波新房价格同比上涨6%,二手房同环比涨幅跻身TOP10,分别为8.6%和1.2%。
除了宁波,存销比最低的城市中,杭州、成都上半年市场也呈现强劲复苏的势头,甚至出现“万人摇号”的场面。
2
警惕涨价背后的库存风险
从广义库存的角度来看,自年8月以来,百城库存量就一直围绕着34亿平方米波动。
分城市来看,贵阳、大连、沈阳、唐山广义库存量遥遥领先,突破1亿平方米,石家庄、沧州、株洲、绍兴、烟台、蚌埠次之,广义库存量也达到了万平方米以上。
短期内市场恢复良好的深圳、南京、成都等城市广义库存量则有了稳步回落,目前的库存风险相对较低,
个城市中,有61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正增长现象。
部分库存上升较快的城市,房价上涨也异常活跃。
“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市场信贷利率迅速降低,贷款难度显著下降,大量低成本信贷资金欲往资本市场寻找出路。”社科院住房大数据组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这间接为部分城市低迷的楼市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专家提醒必须警惕涨价背后的风险。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
1、一线城市因短期成交火热,库存量环比下跌,去化周期居首,达到了15个月;
2、核心二线库存风险基本可控,去化周期相对偏低;
3、三四线总量维稳,但分化加剧,诸如廊坊、张家口、保定、郑州为代表的中部城市广义库存量显著增加,后期应谨防库存风险。
针对于部分项目扎堆,供过于求,当前已然“凉凉”的中部三四线城市,库存风险也将逐步累积,市场整体承压。(全文完)
每日互动领取一对一保险服务
想了解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的保障内容是什么?或者,想给孩子和父母买保险,不知道要注意哪些方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xw/85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