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言勘误
我吹毛求疵,我迂腐较真。(依据几年前宁波报上招募宁波话发音人要求三代以上世居海曙,市区发音的标准)我在这篇方言与美食(音频)
汪娓娓:宁波人的红膏炝蟹(浙江宁波话)的文字和音频材料中找出十多个非正宗宁波市区方言的音、调及用词错误。错误是难免的,此篇宁波老话总体质量过得去,瑕不掩瑜。我在这里提出自己的看法,是为宁波标准方言的作文、朗读朝更加准确的方向发展助力,别无它意。
1.靠山吃山的“山”音,应读成短促的去声;
2.就是的“就”应发舅舅的“舅”音,非桥梁的“桥”;
3.抢手货的“抢”应读短促去声,“手”接近轻声;
4.主人家的“主”应读短促阴平,“人”接近轻声;
5.下饭的“下”音同夏天的“夏”,非河埠头的“河”;
6.镇江的“镇”音同准备的“准”,非珍贵的“珍”;
7.浓度的“浓”音同绒布的“绒”,非农民的“农”;
8.盐水的“水”应读短促去声;
9.或者的“或”音同铁镬的“镬”,非活撞活颠的“活”;
10.先扒高头的红膏......的“扒”宁波话应读“duo”,小鸡duo米的“duo”;
11.筷节末头是自造腔闲话,正确表达应为:筷节头;
12.嘎道红膏炝蟹......的“嘎”是错别字,书面正确表达应为“该”;
13.过年过节非老话,老话表达应为“过年过ge”;
14.河嘴是错别字,读音也有偏差。结合国文翻译,应为“和总”,即国语中“全部,都”的意思。
宁波话发音奥妙无穷。譬如盐水的“水”,在该词语中读短促去声,但是放到盐水虾中,“水”就读成了绵长的阴平。这种细枝末节的差别,除了宁波土著,叫别人如何分辨?
向作文者,朗读者致敬。为宁波话的传承发展,我们宁波人责无旁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tw/84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