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形势对宁波工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点击蓝字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准确研判当前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于宁波把握战略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至关重要。

01

国内外形势对宁波工业经济的影响

  由于春节传统销售旺季、国外补库存需求大涨、国外订单转移等利好,带动宁波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但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际经济贸易较为低迷、地缘政治零和博弈仍然存在,政治、经济、疫情多重因素叠加,都对宁波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带来挑战。

?

─╳

(一)国际环境危中有机

  疫情持续蔓延对世界经济有效恢复造成重创,但也要看到,如果疫苗研发和接种能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全球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助推经济逐步恢复。据世界银行最新预测,假设新冠疫苗在一年中广泛推广,预计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但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复苏可能会缓慢乏力。

  1.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带来新挑战。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英国成功脱欧等重大事件发生,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格局、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大。年,我国GDP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7%左右,达到美国的70%,美国及其盟友对我国的打压遏制可能全面升级。但同时随着我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签署以及“一带一路”等决策部署的深入推进,我国将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版图,主动调整应对的纵深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宁波作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恶化,将不可避免地对宁波工业经济造成影响,但港口城市也易于转舵引航,积极开拓海上丝路贸易新航线。

  2.国际出口市场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当前,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陆续出现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全球新冠疫情累计确认病例超过1亿例,每日新增确诊数量屡屡创下新高。因疫情反弹,部分国家封国封城,除了口罩、医疗设备等防疫物资以及居家办公生活相关的需求大幅增长外,海外需求总体偏弱,特别是由于工人居家隔离,港口周转效率急剧下降,海运货船不得不长期滞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有效控制住疫情,加上拥有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和产业链,国外订单逐步向我国转移,海外订单量暴增,导致集装箱“一箱难求”、运费急剧飙升,并有望在短期内延续。海运进出口贸易比例失衡,“冰火两重天”现象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压力,特别是宁波作为港口城市承压更大,迫使我们必须见缝插针,开辟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办法。

  3.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仍旧较大。当前随着西方国家制裁进一步加剧,我国基础材料、高端装备、芯片、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卡脖子”风险加大,断链断供风险仍然存在。但我国已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组建若干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展示出强劲韧性,阶段性成果逐步显现。随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成为全社会高度共识,将给作为我国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宁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切实推行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二)国内形势承压趋稳

  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消费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向好趋势。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7.8%,可能呈现“高开、回调、逐步趋稳”的发展趋势,实现“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从政策环境看,国家正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各部门正在梳理政策到期、退坡、延续情况,并谋划一批先行先试新政策,持续推进企业降本减负,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将有效增强企业信心。此外,随着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自贸试验区增至2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等对外开放政策出台,我国与世界的投资、贸易往来更加活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从发展引擎看,疫情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线上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等新兴产品增长强劲,数字经济赋能持续发力,将助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经济带来越来越强的新动力。

  3.从消费拉动看,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经济逐步恢复助推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明显增强。年全国和宁波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下降3.9%和0.7%,近几个月回升势头明显。但当前消费回升还受到疫情反复、防控措施不断升级、中高端商品和服务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等压制,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提振。

02

当前宁波工业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近期,宁波市工业经济恢复步伐明显加快,PMI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在景气区间运行,企业预期普遍中性偏积极,但当前保持工业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应谨慎乐观。

(一)企业出口风险较大

  受海外疫情影响,我国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使得海外订单持续暴增,国际物流运力却下降,海运货船到港后不得不长期滞留,从中国出发的运输供不应求,致使出口物流成本持续攀升,如宁波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费已突破美元,接近去年同期3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外贸出口企业又饱受汇率升值过快困扰,如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已重回6.5区间,比5月份升值8%以上,对企业出口特别是缺乏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中小企业影响非常大,部分企业已经出现越生产越亏损情况。此外,部分行业面临关税偏高困境,据文体用品协会反映,文体用品入美还需征收高达25%的关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二)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资金、用工、原料等成本不断抬升,对宁波市工业企业特别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从资金压力看,年全市规上企业应收账款.5亿元,同比增长5.5%;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65.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5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52.3天,与上年基本持平,显示企业资金压力仍然较大。从企业用工看,年全市规上企业用工人数.2万人,同比下降1.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其中纺织服装服饰、文教用品、电气机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情况仍为负增长。从生产原料看,近期原油、黑色、有色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带动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年12月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增长2.0%,增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铁、铜、MDI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如铁矿石价格半年内价格提高70%左右。

(三)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依然存在

  宁波市产业链上中下游协作配套衔接有待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有待提升,产业链稳定性有待增强。疫情期间对全市多家企业断链断供风险进行排摸,累计排摸出断链断供风险企业家、风险产品家,主要存在于芯片、变频器、传感器、编码器、温控器等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高端数控机床、曝光机、离子光谱仪等高端设备。据近期问卷调查显示,因疫情反复导致现有进口关键零部件无法满足宁波市企业生产需求,已严重影响企业产品出货量。

03

加快推进宁波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

(一)全力破解国际货运难题

  有效发挥多部门联动的专班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着力解决当前跨境物流出现的缺舱、缺箱、运价上涨等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宁波舟山港属地服务优势,探索进口空箱加班船在宁波港域作业时引航费用等减免优惠政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强对重点航运企业、代理中介以及出口生产企业的信息排摸,积极做好外贸运输供需信息及时有效对接、运力及时有序调度。统筹运力资源、集装箱资源,引导船公司定向增加宁波口岸航班,特别是美东、美西、欧洲地中海等重点航线的运力供给,增加加班船挂靠,加快船舶周转效率。支持企业加大探索利用中欧班列、航空运输等多种形式,破解外贸物资国际货运难题。引导船公司做好空箱回流工作,加快集装箱周转。鼓励本地集装箱生产企业加大产能,保障空箱供给。

(二)精心做好企业生产服务

  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用电、用气、用水、物流、供应链等问题,梳理政策到期、退坡、延续情况,研究谋划一批先行先试新政策,持续推进企业减负降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信心。聚焦闭环式全程服务、体系化联动服务、滴灌式精准服务,依托企业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引导企业科学安排生产计划,鼓励订单较多、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制定职工节假日错避峰放假和调休计划。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吸引外地员工来甬、留甬工作。对缺工严重的企业,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共享订单、共享员工等形式开展生产。落实金融惠企政策,加强资金紧张企业纾困帮扶,确保金融机构对暂时面临资金链断链风险企业不抽贷、不压贷,提供周转、展期、无还本续贷及延长还款期限等支持。盘活中小微企业账款资源,提高应收账款融资效率。

(三)切实夯实产业链供应链

  围绕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宁波市标志性产业链,绘制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培育方案,做好“一链一图一案”,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行动。开展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协同创新活动,加快实施“进口替代”项目,提高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配套率。开展精准招商,切实做好强链补链延链聚焦“卡脖子”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产学研协同,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择优遴选一批重点企业、龙头项目,强化监测分析和跟踪服务,及时发现并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

作者:胡佳艳,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jy/85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