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专员办妥善处理四种关系夯实财政预算
点击上方“财政部”蓝色小字,可订阅本 一、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找准工作定位
突出“监管无情,服务有情”的理念,在严格依规监管的同时,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深入基层,听取基层单位的要求。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快审核审批事项的办理,在确保审核质量的基础上,努力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审核批复。同时,及时将资金使用单位提出的疑问和合理诉求向财政部反映,为财政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进一步健全制度规定,提升服务能力。梳理现行制度,修改完善各项工作的内部控制规范化流程,通过不断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提高对基层单位的服务水平。三是践行“最多跑一次”精神,始终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变“审批方”为“服务者”,以服务促管理。在让企业“少跑腿”的同时,审核人员主动“多跑腿”,深入了解被审核单位情况,做到审核关口前移,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新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不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培训,做好新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政策宣传到位。
二、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财政预算监管工作面多线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为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关键问题,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在全覆盖的要求下,既确保监督无死角,又突出重点、树特色、创亮点。做到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资金使用监管全覆盖,把好关口,确保项目质效。二是根据不同监管事项的资金规模、疑点大小等灵活配置不同的监管手段,分类监管;对不同类别的资金,各类手段交叉使用,互为补充,做到既全面了解,又确保重点。三是转变监管理念,将监督关口前移,根据监管事项分类确定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重点,实现全过程的管理,使事前、事中管理和事后监督相辅相成,保持全过程动态监管。
三、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注入发展动力
专员办已转型三年,经过不断探索,监管经验不断丰富、监管质效不断提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财政预算监管工作要求更加科学规范,大数据时代也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提升。一是在发挥好专员办擅长查处问题优势的同时,不仅勇于揭示问题,更善于找出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提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的对策建议,及时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发挥参谋智囊作用。二是坚持既注重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开拓视野、增强本领,提升业务熟练程度和职业判断能力,又注重知识更新,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宏观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自身能力素质跟得上预算监管工作发展的需要。三是以更饱满的姿态、更有效的举措、更担当的作为来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管工作,当好“尖兵”;创出特色,干出新意,打造亮点,确保监督覆盖面更广、反映情况更准、查处问题更深、原因分析更透、措施建议更实。
四、正确处理律人和律己的关系,提供坚强保障
律人先律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过硬,监督才有权威和底气。一是敢于坚守原则,发现问题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切实提高监管的威慑力。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松劲。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久久为功、永不松劲,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工作、学习、生活中,让每一位干部时刻保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三是坚持树形象、转作风、提质量,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格遵守有关纪律和工作要求,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来源:宁波专员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x/85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