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引流管居家护理

医院订阅哦

临床工作中,护士在对患者做出院时的健康教育时,家属经常会问:

“回家后怎么看引流管通不通畅啊?”

“在床上往哪边翻身啊?”

“啥时候能拔引流管啊?”

......

那么,患者回家后究竟该如何护理引流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引流管居家护理要点

(一)妥善固定

术后放置引流管的主要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血液、渗液、脓液、消化液、分泌物等排出体外,以达到减少并发症、早期康复的目的。

引流管一旦脱出,容易诱发感染,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妥善固定极为重要。

传统固定管路方法,是用胶布将管道直接黏贴在皮肤表层,胶布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特别是粗硬的管道,贴上去的胶布容易松脱,容易导致管路滑脱。

目前,我们通常是利用弹力胶带将引流管二次固定于皮肤上,防止直接牵拉引流管,使其脱出(依据: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关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高举平台法是将管道紧密固定在胶布上,导管未直接接触皮肤,且固定在皮肤上的胶布面积大,平面黏贴,固定牢固,不易脱落,见图1、图2。

图1

图2

那么,患者回家后应该如何剪高举平台贴呢?

方法一:见图3。

图3

1.先剪一块约5cm×5cm的弹力胶带;

2.将弹力胶带对折,用剪刀在距离右侧边缘的地方剪一条长1cm的线;

3.同样的方法在左边也剪一条长1cm的线;

4.将弹力胶带展开,沿着折痕上下各剪1cm;

5.贴的时候注意先塑形,使其中间高高抬起,再分别贴左右两边。

方法二:见图4

图4

1.裁剪:加压固定胶带纵向裁剪15~18cm(图4-a),二分之一沿线部分平均剪成三等份,剩余二分之一不要剪开(图4-b),裁剪完成(图4-c)。

2.黏贴:两端超过敷料2cm黏贴于皮肤上,中间一条绕管,遇烦躁、有脱管风险的患者可双向加强固定。

(二)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引流管扭曲、打折,为防止引流管堵塞,还可以间断地挤压引流管,如图5、图6。

图5

图6

注意三通方向,保持引流管通畅,见图7、图8。

图7

图8

具体操作方法:

1.双手衔接挤压法:两手前后相接,靠近腹壁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其闭塞并固定,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及大拇指用力向远端滑行15~20cm,挤出引流管里的液体和气体,使引流管内充满负压,先松上手,再松下手。见图9。

图9

2.双手交替挤压法:双手握住距引流管口处10~15cm的引流管部分,用拇指和食指挤压引流管并用中指反折,两手交替,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15~20cm,使其充满负压。见图10。

图10

(三)观察引流液:

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胆囊穿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引流管颜色为金黄色或者墨绿色的胆汁样液,腹腔引流管为黄色或者淡血性液为正常。

2.每天倾倒引流液并记录。接口处开关方法见图11。用量杯测量引流液,注意量杯放置在水平面上,视线与液面相平。在记录表中准确填写引流量,回院复诊时交给主管医生供其参考,见图12。

图11

图12

(四)其他:

还应注意引流袋上的日期,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周,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医院更换一次引流袋。

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穿着:穿宽松柔软的衣物,以防引流管受压。

(二)洗浴:尽量选择擦浴,并用塑料保鲜膜覆盖引流管口处,以免增加感染概率。

(三)活动:

1.起床或翻身时:先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动作缓慢、轻柔,避免拖、拉、拽等,以防脱管。翻身时尽量往带管侧翻身,有利于引流液流出。

2.站立或行走时:引流袋不可高于引流管口平面,以防逆行感染。见图13。

3.日常活动时:应避免提取重物或过度活动。

图13

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1.腹痛、发热、寒战等。

2.引流管口周围辅料渗液严重或者渗血。若渗血范围直径不超过2cm,颜色较淡,尽量卧床休息;若渗血范围直径超过5cm且颜色较深,或者患者有不适感,医院就诊。

图15

图15-a伤口直径大约为2cm,出血量大约为5ml

图15-b伤口直径大约为5cm,出血量大约为20ml

3.引流液突然增多、色泽鲜红(术后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出血性液ml/h或ml/d)或突然减少。

4.引流液有粪臭味等应及时就医。

5.一旦脱管,应立即平卧半小时以上,待病情稳定后回院就诊。

6.拔管时机:由医生根据复诊时的引流情况判定是否可以拔管。

参考文献

[1]祁利媛.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8(S4):.

[2]周艳,卜剑,陶慧.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8(1):-.

[3]伍晓汀,周勇.腹腔引流管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5,25(1):35-36.

作者:于绍平

单位:医院肝胆胰脾外二科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51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