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案例分享

在医院这个充满着人生百态的地方,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甚至,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好的故事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健康,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认同。叙事护理就是这样,透过语言描述来复活我们的经验和感受,使经验、感受重现。充分发扬“人本位”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尽力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而今天,我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前几日,科室收住了一位青光眼的王大爷,1年来反复眼胀眼疼,这次眼胀痛2小时入院,但程度较以往更加厉害,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伴随而来的就是入科当天王大爷自己内心的烦躁和对自己家人和医护人员不由自主的坏脾气。在经过当晚的降眼压治疗后,次日王大爷眼痛比入院时有了明显缓解。第二天我们护理查房,王大爷说他已经不疼了,我们也发现王大爷话多了、愿意和别人沟通交谈了、不再乱发脾气了,但我们总觉得,在他眉宇之间,仍然流露着一丝丝解不开的忧愁。于是,在我们给他做治疗的同时,试着跟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王大爷,您现在已经不疼了啊,怎么感觉你现在还是眉头紧锁的样子,家里有什么烦心事?”王大爷睁开了眼睛,看了我一眼:“谢谢你,孩子,家里没什么事,孩子们都很孝顺,还是这青光眼折腾的我啊,昨天晚上我来的时候态度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平时不是这样子的,1年多了,每次疼起来一次比一次厉害,看谁也不顺眼,做什么事都不顺心,然后就变成昨天那样子了”“都已经1年多了啊,那您怎么不早点治疗呢?听说您上次发病时还是在济南时呢,就近在济南就诊的,济南的医学那么先进,您家里条件还那么好,那您还有啥发愁呢?早点彻底治疗多好。”“我知道,但是我心里就是没来由的害怕,济南的医生也跟我介绍过,但我觉得他们说的太轻松了,我在网上查的东西不是这样啊,做手术还有那么多风险,做完还有那么多并发症,家里的孩子们对我也都不理解,觉得是我胆小,你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我这样是胆小么?”王大爷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的扭过头去。奥!我似乎知道他眉头紧锁的原因了,这也是患者普遍的一种术前焦虑心态。“您等我一下,我去给您拿个东西看看您就明白了”。我在办公室拿出青光眼护理宣教手册,手机里翻出了过去青光眼患者康复出院的照片,再次回到了王大爷的病床前。“王大爷,您看,这是照片都是以前的患者留下的,他们跟您的病情一样,都是青光眼,您看这位老大爷,现在都80多岁了,这张相片是去年拍的,他也是青光眼住的院,也是在咱们这里做的手术,五天后病情好转就出院了,上个月还过来找我们的医生复查聊天,人家这么大年纪手术效果还这么好,您才65岁,正当壮年呢,身体条件比他好太多了!”“是?”王大爷仿佛一瞬间有了精神,坐了起来,接过照片仔细的端详着。“王大爷,您再看这些,这些是我们科室专门制作的青光眼的健康教育手册,上面详细的说明了青光眼的健康宣教。手术以后一般也是住院四五天左右就能出院,出院后您就和正常人一样了,这份资料我就留给您了,您文化这么高,好好看看,别一味只相信网上的,在网上查,有时候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说完,我对王大爷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就退出病房忙别的去了。后来的日子里,王大爷无论是做术前准备,还是术后治疗,对我们的工作都特别的配合,而且,我们发现,随着我们日复一日的心理疏导,他的眉头紧锁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跟我们医护人员、跟同病房的其他患者、跟自己的家人沟通和交流也越来越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越来越多的实际案例让我觉得,我们更有必要将心理治疗、叙事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心理交流和沟通来改变患者面对疾病焦虑的心态。而且,也让我学会了更好的倾听和交流。制作:医院护理部编辑:张莹审核:马菲菲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51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