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一流文化产业强市,宁波市ld
小发布有微力点点我 (2)创意设计业
重点发展工业设计业,特色发展时尚设计业,推进创意设计主体集聚,打造创意设计全产业链。
“3”:壮大发展三大潜力产业
(1)影视制作业
系统整合我市影视行业资源要素,构建包含影视创作、摄制、发行、放映、衍生品开发的影视全产业链,将宁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影视之城,推进影视产品创作与版权交易,提升影视拍摄制作能力,加强影视出品和发行实力,做强中下游影视放映环节,拓展影视衍生开发领域。
(2)文化休闲旅游业
打造都市休闲文化游、高端海洋休闲游、山区度假休闲游、禅修禅意体验游、互动体验娱乐游和古镇村落休闲游等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3)工艺美术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加大对非遗文化传承人和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振兴泥金彩漆、青瓷、木雕、石刻、根雕等历史经典行业;
拓展工艺美术品展示渠道,完善工艺美术品交易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
“3”:创新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1)现代传媒业将广电、报业两大集团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城市主流媒体和现代文化传媒集团;
加快推进数字出版发展,搭建数字内容和版权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各类新媒体业,形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培育与孵化基地,加快推动新媒体成果展示、数字内容创作和后台云服务等业态发展。
(2)会展业办好特色品牌会展,做精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打造长三角重要国际会议基地。
提升会展业现代化水平。
(3)信息传输服务业做大做强特色电子商务平台,以宁波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重点扶持宁波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塑料城、世界再生网、世贸通、船货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推进软件服务业发展,以宁波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园区平台为载体,为宁波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空间发展格局一核、一轴、一带、多中心
《规划》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一轴、一带、多中心”的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
是指以泛三江片核心区为载体的“文化核”,涵盖了集聚文化产业主要环节的宁波文创港、宁波音乐港、老外滩时尚产业功能区、东外滩创意产业功能区和环月湖历史文化休闲功能区,重点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商业资源以及创意设计和时尚产业,发挥集聚融合、带头引领作用。一轴
是指“文化服务产业轴”,沿轨道交通1号线,推进文化产业功能区点轴扩散、东西延伸,串联梁祝文化产业园、天一商圈、文化广场等宁波主要的文化和商业设施,是服务宁波市民文化娱乐消费,服务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轴线。
一带
是指C形“文化融合产业带”,即串联镇海创意科技功能区、高新区文化科技融合功能区、宁波会展服务功能区、东钱湖休闲旅游功能区和鄞南创意产业功能区,是宁波市创意、科技、金融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扩大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和文化信息传输等产业规模。多中心
是以功能区和分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县(市)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和文化内涵提升的重要节点。空间载体在全市布局20个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
《规划》提出,要在全市重点布局20个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通过功能区建设打造资源要素集聚及政策措施落地的空间载体,使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服务城市居民、展示活力宁波的大平台。
20个功能区包括——
◎宁波文创港
◎宁波音乐港
◎老外滩时尚产业功能区
◎东外滩创意产业功能区
◎环月湖历史文化休闲功能区
◎高新区文化科技融合功能区
◎宁波文化广场功能区
◎鄞南创意产业功能区
◎镇海创意科技功能区
◎宁波会展服务功能区
◎东钱湖休闲旅游功能区
◎宁波保税文化功能区
◎梅山海洋文化创新功能区
◎杭州湾欢乐休闲文创功能区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功能区
◎象山海洋文化产业功能区
◎宁海全域化休闲旅游功能区
◎奉化弥勒文化休闲功能区
◎慈溪艺术品交易功能区
◎余姚智能制造功能区
同时,《规划》鼓励各县(市)区按照自身定位和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分工,采用突出重点、适度交叉、协调推进、错位发展的原则,确定各自的特色主导产业及功能目标,明确1~2个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兼顾发展N个协调创新文化产业。
来源:宁波市文改办
编辑:漱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4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