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市政协委员为宁波发展建言献策
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为宁波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陈昌海委员:发挥在甬异地商会作用,讲好宁波故事
“如果在甬的每家异地商会都能够发挥起宣传宁波、发展宁波的作用,积极宣传和推广宁波的投资环境和对外优质招商项目,一定能为宁波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对讲好宁波故事、发展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温州商会会长陈昌海有一个大胆的设想。
这次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充分发挥在甬异地商会宣传宁波、发展宁波作用的建议》的提案。此前,他对一次有影响的商会活动印象深刻。
年12月8日至10日,“世界温商·走进宁波”大型活动暨商会十五周年庆典举办,邀请了海外数十个国家优秀温商、浙商代表合计近千人出席大会,这是海内外温商走进浙江、走进宁波、发展浙江的重要活动。
会上,共有9个在甬投资项目签约,总投资亿元。后续还深入开展了“世界温商·走进北仑”活动及“世界温商·走进鄞州”座谈会,进一步展示了宁波这座城市的投资前景和营商环境,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魅力,宣传了宁波、发展了宁波。
这次活动的意义非凡,对宁波而言,将海内外的浙商、温商引进宁波、了解宁波、投资宁波;对浙江而言,把省外的浙商、海外的浙商(华商)引到了浙江、发展了浙江、投资了浙江。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一家异地商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身的朋友圈资源所带来的影响和能量是无限的。”陈昌海说。
宁波市温州商会是在甬异地商会的一个代表。
异地商会一直是一个地区的新鲜血液,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生事物,其自主性、开放性充满着独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服务会员企业过程中,在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建设、解决就业、搭建桥梁纽带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的价值日益彰显,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在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当前有79家异地商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藏。
为此,陈昌海建议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
在提升异地商会的归属感方面,他希望推动在甬异地商会根植宁波,与宁波经济融汇发展,使新宁波人有更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是大力鼓励、加强引导在甬异地商会当好甬城“友好大使”、“宣传大使”,沟通两地、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的经贸合作,促进宁波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更多的资源走进宁波、发展宁波,提升宁波对外的辐射能力;
二是建议制订出台鼓励性政策文件,理顺管理服务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激励措施,为在甬异地商会的发展营造更宽松、更优质的政策环境,推动异地商会融入宁波当地。
在探索提升商会造血功能新模式方面,他希望以商养会、建立商会造血机制,增强商会凝聚力、实现商会长远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甬商“回归”,实现优势互补,双向互动。
在支持重点活动和项目方面,他希望政府能够针对异地商会重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积极支持并纳入重点工程,建立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对于异地商会开展的年度重点活动,也能够予以部分资金上的支持,提升活动效果。
郭海浩委员:让餐饮业“烟火气”唤醒城市活力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好转,被压抑许久的餐饮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复苏,“烟火气”也慢慢回到城市的街头巷尾。不过,或许没有人比民建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博创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海浩更深切感受到餐饮业所面临着的巨大挑战。
他掌舵的博创盛联旗下的“好味当”是市民熟悉的餐饮品牌。五年前,他尝试转型成为孵化餐饮品牌的平台,输出餐饮商业模式,为创业者提供餐饮创业服务。
“当时我们孵化的餐饮品牌每年新开店规模达到家以上。”郭海浩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餐饮业最先感受到了生存的寒意。去年开店数量明显萎缩,到了今年更是举步维艰。
他调研发现,目前,宁波餐饮企业注册登记的近8万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疫情使得餐饮业面临巨大冲击,很多店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有限的收入无法支撑高昂的房租、人工及其他经营费用的支出。餐饮业如果不能走出困境,不仅让城市消费活力大大减损,还将给农业、加工业等相关行业带来很大损失。
如何转危为机?作为市政协委员和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会长,郭海浩不断奔走调研,向商贸主管部门反映餐饮业的困难,为餐饮企业鼓与呼,争取政策支持。
“消费兴才能经济兴,一个有烟火气的城市才会充满活力。”他提出,对于餐饮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予以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zw/84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