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又一位宁波籍大师远去他是效实校友

清华大学教授陈肇元,

年6月2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陈肇元,年出生,浙江宁波人,年考入上海中国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前身),年转学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年提前一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和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因在防护工程和高强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肇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土木工程相关调查与研究工作,后期主要从事建筑结构安全性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的研究,为延长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使用寿命,主持编制了设计规范等多种指导性文件。先后撰写过论文和研究报告余篇。谈及成绩,陈肇元曾谦虚表示:“我在科研中能够取得些微成绩,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大概在于工作中愿意尽量多花力气,能够紧跟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并预计到需求的所在;从事工程技术而非单纯从事理论探索的人,还是更要紧跟所处时代的需求。”

延伸阅读

年10月1日,陈肇元出生在宁波城里。他的童年、小学、中学时代,都是在宁波度过的。

陈肇元在自传中回忆,他家住在早先的彩虹路17号的弄堂底端,弄堂出口有条小河,河的北端是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张斌桥,南端接当时的百丈路终端卖席桥。家里厨房与百丈路上的七塔寺厨房只隔着一道墙,每当七塔寺开饭时敲木鱼,家里也能隐约听见。童年时代,陈肇元先后在当时的忠介小学、四眼碶小学就读。年抗战胜利,他转到了战后复校的宁波私立效实中学,从初中三年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效实中学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使我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和求实的作风,对于我这样一辈子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在年10月效实中学百年校庆的时候,学校特地邀请了4位院士为大家作讲座,其中就有陈肇元。几位院士给效实的学弟学妹们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自己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业,如何做人。

效实中学的银杏林里有一尊优秀教师代表蔡曾祜的铜像,陈肇元便是他的学生。回忆起恩师时,陈肇元曾激动地说:“蔡先生从外表看似乎不苟言笑,但只要同学们有问题问他,他就会不厌其烦、十分和善地含笑解答。蔡先生写在黑板上的字和公式如同印刷体一般,令人赏心悦目。”

年,陈肇元高中毕业,正值宁波解放。那时宁波没有高校,陈肇元告别宁波老家,辗转上海、北京求学。虽然后来陈肇元院士常年在清华大学工作,但他热爱故土,情系故里,一直关心着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并将自己的所学、所长“报效”家乡。批准成立于年宁波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成员名单中,就有陈肇元的身影。

年10月,陈肇元院士访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直到晚年,陈肇元依旧是石骨铁硬的宁波口音。??更多新闻,请看甬上APP!来源宁波晚报记者王心怡部分内容综合自光明日报、《陈肇元自传》编辑曹歆二审徐杰三审杨静雅宁波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tw/852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