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音画李永阳作品专辑落雪听禅同步赋
?刊头书法:王孟友
一曲清音抱石流,江村唱晚事闲舟。来来去去云中燕,点翅双亲水上鸥。by四夕
江村唱晚
图/李永阳+落雪听禅同步赋咏
平水韵十灰
七律?落雪听禅
文/四夕
佛子虔诚远道来,观音殿外步莲台。
神龛净几寒门供,玉树新装雪夜栽。
檐下春秋梳锦织,后庭明月隔水皑。
年年小住京华客,一日酥花梦里开。
七律?落雪听禅
文/月下聽風
朔风昨夜扫尘埃,数点枝红雪上裁。
寺外寒岚云野渡,心中清卷月徘徊。
谁家短笛归声切,村畔樵翁倦影呆。
一片苍茫天地阔,暗香浮影玉人来。
七律?落雪听禅
文/爱玲
松林残雪覆亭台,钟磬悠扬送棹回。
名刹关门知客去,红墙滴漏老僧来。
初生皓月平湖鉴,晚岁疏梅寺外开。
幽径禅房翻古卷,围炉妙理与君推。
七律?落雪听禅
文/风柔清梦(邓湖松)
九天碎玉落金台,宝殿风墙几树梅。
径窦飞檐皆入画,僧房打坐自参裁。
无人通解空花相,有道分明恶俗灰。
佛说缘因归去也,重生香火不经催。
七律?落雪听禅
文/语丝abc
心若无尘树自开,岂劳寒雀绕亭台?
探梅问道终消恨,落雪听禅始见哀。
犬吠草庐空载褔,鸡鸣乡寺欲成灾。
缘来缘去缘何物,佛度苍生万里埃。
七律?落雪听禅
文/四夕
霜寒立径红墙外,正遇梅花数点开。
雪被绸缪催燕社,苍云幽会入章台。
心忧去者袈裟在,意别梵音梦客来。
此向终南无捷径,萧条寂静扫尘埃。
七律?冬至春回
文/源芝(何静)
红墙内外雪纷来,玉树琼花夹道开。
灵海清纯银世界,古风雅正绿枝梅。
禅缘可结心空广,笔法难书纸本呆。
泼墨氤氲窗望景,新春恰在冷中回。
七律?雪情禅意
文/向阳(阿羊)
仙女轻倾白玉杯,流霞化作待春梅。
琼花漫舞银光转,柳絮纷飞李树开。
点点玲珑装古寺,枝枝皎洁倚瑶台。
千川一夜芳颜改,袅袅禅音入梦来。
七律?落雪听禅
文/四夕
西风疏影半虚开,几树迷濛墙角栽。
暮鼓关门尘寂寂,晨钟立野雪皑皑。
少有荒唐媚俗眼,更无缭乱锁穹腮。
青灯岁末光顶戴,念罢心经笑佛来。
七律?落雪听禅
文/郑家安
六花飞舞兆丰岁,一样心情积善哉。
满角墙红温世界,漫天雪白洗尘埃。
晨钟暮鼓传禅意,寒气冻云摧日开。
料得梅花正苏醒,有缘终可共春来。
七律?落雪听禅
文/郑毅
灯明尚远雪皑皑,热钵为君辨灶材。
千话山房响清涧,一匡月影满香杯。
道封莫管严冬冽,酒上常生好劲来。
笑忆坡丘桃李冻,风重带我走心哉!
七律?落雪听禅
文/四夕
随缘善信去年栽,愿许宫墙指日开。
禅月梦回香雪海,冰心园祭孝庄台。
如风过隙浮生记,似蝶临枝幻影来。
若问小春何日返,菩提应证果因猜。
七律?落雪听禅
文/老顽童
纷纷落叶覆亭台,萧瑟隆冬雁阵回。
雪染红墙悬鼓静,炉燃紫气老僧来。
一弯明月中天照,数树寒梅岭上开。
拾级过桥寻旧友,吟朋弃杖寺门推。
七律?寒烟冷寺
文/语丝abc
一寺空门半户开,几时冬去燕归来?
天怜墙外融冰靥,谁惜枝头冻粉腮。
寒梦萧萧残月镂,春宵瑟瑟冷云裁。
若非造化差人意,因果轮回岂苦哉?
七律?落雪听禅
文/四夕
万象迷茫一径开,小年般若覆苍苔。
红墙瑟瑟寒霜砌,白雪皑皑冷气徊。
未觉乡梅疏月影,但闻敝帚扫尘埃。
八珍九品恒慈贡,众圣皈依我佛来。
worksappreciation
李永阳作品欣赏
++++Theartistprofile
艺术家简介
李永阳李永阳:潜悟斋主人、愚悟草堂,男,北京人,年生于北京,自幼酷爱书画。80年代受著名画家梁树年、白雪石等先生入室12载,受益颇多。毕业于北京画院,师从王明明、王文芳、纪清远、芦萍先生主攻国画山水花鸟与人物。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会员;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御苑书画院秘书长;中华清风书画家协会理事。
年作品(秋)入选山东名家书画展。
年作品(山路)三峡杯书画大赛获优秀奖。
年作品(山脉相依)海峡两岸“太子杯”书画大赛获优秀奖。
年作品(春消息入北京画院年鉴)。
年作品(回归)河南、香港合办书画大赛铜奖。
年作品(山路弯弯)光明日报“人济杯”书画大赛优秀奖。
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4人展。
年作品(过年)北京美术家协会获优秀奖。
年在北戴河举办5人展,作品(春江水暖)被美术馆收藏。
年四幅作品同时获得北京市“安康杯”警语、书画、漫画大赛一等奖。
年作品(胡同之春)北京美术家协会展览。
年作品(深秋)获“红星杯”职工文化艺术展一等奖并参展。
年作品(太行人家)北京美术家协会展览。
年作品(家)(过年)等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新春展播。
年作品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主题展览(观瀑图)参展。
年三幅作品在中国国际集邮册上发行有价卡,出版5万册。
年中央台数字频道《收藏天下》节目著名画家李永阳先生中国画专题片在全国播放。
年10月劳动人民文化宫《翰墨情怀》联展。
年劳动人民文化宫秋(秋趣)主题展览。
年(岸边渔家)被北京瑞海姆度假村收藏。
出版有李永阳山水画册,作品被全国各大报刊、画集、画册、美术馆等出版发行、收藏。
儒林微刊-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tw/85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