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ldquo全新

来看一组照片

没错!这就是鄞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新址!坐落于宁波市鄞州区四明西路号。

“新中心”于年7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新址办公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大厅面积为平方米,“新中心”囊括了鄞州区社区矫正管理局、鄞州区社区矫正中心、鄞州区法律援助中心、鄞州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分为三层。

一楼

集服务大厅、各类功能室

社区矫正报道、宣告、训诫谈话为一体

社区矫正宣告室,新入矫人员正进行宣告

二楼

社区矫正局和集中教育教室

三楼

公共法律服务科和法律援助科办公用房

以及社区矫正指挥中心

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共接待各类来访咨询98批次,接听“”热线咨询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3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起,取得“开门红”!

鄞州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新址

汇聚“龙头”力量

整合资源,“前店后厂”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接待大厅划分为办公区、服务区、等待区。

并在省厅“3+X”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为“6+X”模式,将原有隐藏在局机关的内设科室、司法鉴定和公证服务内容搬到中心面向百姓开展窗口化,一站式服务。

同时配有法律咨询接听室、远程视频室调解室,社区矫正人员报到室,中心还增设了社区矫正应急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将建立动态监管、视频指挥、巡查督察、应急处置、在线教育、执法管理“六位一体”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发挥监控督查功能。

以点带面,“标杆作用”实现站点完全覆盖

致力于打造“巩固区级中心龙头地位、发挥镇(街道)中坚力量、延伸村(社区)服务触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体系。

目前全区21个镇(街道)均建立有公共法律服务站,个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站点覆盖率达%。注重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引导优质稀缺服务资源进驻偏远镇(街道)。

选派公证处的公证员下乡入驻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安排每星期一天的公证服务,面向群众提供公证咨询及简单公证事项办理。

在拥有家入驻企业、3.4万办公人员的南部商务区成立“南部商务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选派1名优秀法律援助律师和12名不同业务专长的执业律师组成南商法律服务团入驻,提供法律问题咨询解答,受理与企业用工方面相关的法律援助。

架构平台,“互联网+”联动作用初显成效

开展区镇网络平台对接,在区法律援助中心、21个镇(街道)法律咨询窗口配备可视对讲设备,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对镇(街道)无法解决的重大疑难法律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支持。

整合“”法律援助热线和连接各站点的视频咨询功能,将其扩容成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信访投诉等功能的公共法律服务电话、视频热线。

在“鄞州区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建立“法律地图导航”系统,标注余家如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将线下法律服务资源择优架构到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网络服务。

建章立制,“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惠及群众

打造“线上”“线下”法律援助服务圈,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代为受理机制。

对于援助案件受理,积极探索法律援助申请“全城通办”制度,实现法律援助案件跨区域无差异受理;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落实“容缺受理”机制,对于缺少申请次要材料的当事人先行受理;法律援助审批工作实行“四个当场”,对于案件事情清楚、证据相对充分的法律援助申请由原来法定的7个工作日办理时间缩短为“即办”。

服务大局,“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彰显职能

积极助力“鄞州无欠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保障改善民生中的职能优势,在劳动仲裁委受案大厅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援助案件咨询受理一站式接待。

完善欠薪案件受理绿色通道,降低经济困难审查标准,落实援助律师首办责任制,加快案件维权速度。

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扩大刑事案件通知辩护受理范围,筹建拥有31名专家律师的刑事案件志愿者团队,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正式实施以来共计受理刑事案件,较同期增长59.3%,其中受理扩大范围案件为件,提供法律帮助服务件,辩护率达97%。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wh/8512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