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市智慧城市大讲坛往期回顾汇编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扩大信息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手段,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全球看,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均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国内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全国对于智慧城市的理念、建设内容、重点领域、推进措施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

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明确智慧城市发展方向,梳理智慧城市建设脉络成为重要任务。在此情况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在科学会堂联合举办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大讲坛”系列讲座。讲座从年10月开始,至年10月,共举办了10期。大讲坛邀请了来自高校、政府、企业、协会、咨询机构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理念、建设、运营、政策、技术、保障、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同时,大讲坛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关心智慧城市发展的听众,其影响力从科学会堂扩散至上海乃至全国的各个角落。

为更好地延续和传播大讲坛的智慧成果,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协助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中心,将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并编录成册,从“理解智慧”、“专家火花”、“业界探索”和“回顾展望”四个角度叙述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以期在百家争鸣中寻找智慧的答案。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工作的不断推进,必将会涌现出更多优秀案例和思维火花。希望本材料能给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研究者带来一定启示。另外,由于时间关系,本材料编纂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或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

(1)智慧城市定义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食品系统、智慧药品系统、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气象、智慧企业、智慧银行、智慧政府、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能楼宇、智慧油田、智慧农业等。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智慧城市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2)国际上的智慧城市建设

欧盟于年发起了欧洲LivingLab组织,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最大的尊重和满足人的需求。

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

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新加坡年启动“智慧国”计划,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及泛在互联方面,成绩引人注目。其中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传感数据、运营信息及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Lab(微观装配实验室)基于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使人们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随心所欲的设计和制造他们想象中的产品。

欧洲智慧城市更希望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投资建设智慧城市,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丹麦建造的智慧城市哥本哈根(Copenhagen)有志在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启动50项举措的气候行动计划,以实现到年减碳20%。哥本哈根的研究显示,其首都地区绿色产业5年内的营收增长了55%。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年被欧盟委员会评定为“欧洲绿色首都”。在普华永道年智慧城市报告中,斯德哥尔摩名列第五,分项排名中智能资本与创新、安全健康与安保均为第一,人口宜居程度、可持续能力也名列前茅。

(3)中国和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

年开始,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年印发的《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年)的通知》中,通过电子信息产业提及物联网,再带出了智慧城市。到了年和年,各种文件就直接提及智慧城市。

根据IDC预测,未来10年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具体涉及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

从上海这几年的建设成果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信息通信环境不断优化。在医疗卫生领域,将给市民的看病就医带来更多的便利。教育领域,到年,教育宽带网络主干带宽达到十万兆,所有高校和区县级教育宽带网络具有万兆接入能力。交通出行方面,通过上海交通出行网(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boshizx.com/nbtw/66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